[发明专利]一种环形太阳能板支架及环形太阳能板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4234.4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8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宇顺 |
主分类号: | H02S20/00 | 分类号: | H02S20/00;H02S20/22;F24S25/00 |
代理公司: | 35203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太阳能 支架 发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形太阳能板支架及环形太阳能板发电装置,所述环形太阳能板支架包括两个以上的分支架,分支架均具有外侧安装板部,所有分支架的外侧安装板部的外侧面围构成供柔性太阳能板沿环形布置的环形安装面;外侧安装板部的内侧进一步设置有内侧安装骨架,所有内侧安装骨架相锁固围构形成用于安装整个环形太阳能板支架的安装部,至少一分支架的内侧安装骨架是直接连接于相应外侧安装板部的内侧面上。藉此,通过环形安装面供柔性太阳能板沿环形布置,从而达到抗风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空间理想、整体面积小且能360度高效率发电的目的,尤其是,其内侧安装骨架连接于外侧安装板部的内侧,其整体结构稳固性好且易于安装固定,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太阳能电池板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环形太阳能板支架及环形太阳能板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的迅速发展,低碳节能环保已然成为城市生活的重点走向,例如路灯,而传统的路灯使用的都是网电,用电量很大,不适合节能环保的发展。因此,太阳能电池的出现则很好的适应了这一点发展。但是,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板多为刚性板,安装在灯杆上,应用程序容易失败,在恶劣环境下,如大风,台风下,抗风能力弱,易被打坏。其次,刚性板由于本身的属性限制,导致受光的面积,角度不理想,想要更大的发电量就必须要更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导致整体空间过大,受力加重,而且,板状发电装置占用土地面积较多,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后来,业内有人研究了通过柔性太阳能薄膜电池卷绕形成环形360度发电,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 105953158 A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带有太阳能薄膜电池的自发电智能路,其通过将柔性太阳能薄膜电池粘连在灯柱的外弧面,以及,申请公布号为CN 104864351A的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粘接在灯杆外表面的LED 太阳能路灯,其通过于灯杆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三层太阳能电池支撑架,每层太阳能电池支撑架分别由位置对应的支撑结构支撑,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粘接在三层太阳能电池支撑架的外弧面上,形成包围三层太阳能电池支撑架的圆筒形结构。前述专利文献1中,柔性太阳能薄膜的环形表面大小取决于灯柱的尺寸,十分受限,不能按需获得更大的环形表面;前述专利文献2中,有设计支撑架,其不存在专利文献1中的环形表面受限的问题,可以按需设计出更大尺寸的支撑板,但是,其是利用两侧板通过依次从两侧板中通孔通过的柔性钢带绑紧在灯杆上,每个侧板外侧面分别转动连接有支撑杆,利用支撑杆倾斜向上展开,支撑杆顶端一一对应转动连接在弧形支撑板的底部,其结构复杂、安装应用十分麻烦,不适于推广应用。
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形太阳能板支架及环形太阳能板发电装置,其达到抗风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空间理想、整体面积小且能360度高效率发电的目的,尤其是,其整体结构稳固性好且易于安装固定,适于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环形太阳能板支架,包括有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包括有两个以上的分支架,所述分支架均具有外侧安装板部,所有分支架的外侧安装板部的外侧面围构成供柔性太阳能板沿环形布置的环形安装面;所述外侧安装板部的内侧进一步设置有内侧安装骨架,所有内侧安装骨架相锁固围构形成用于安装整个环形太阳能板支架的安装部,至少一分支架的内侧安装骨架是直接连接于相应外侧安装板部的内侧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侧安装板部的外侧面上端往外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上限位翻边,所述上限位翻边与外侧安装板部的外侧面上端之间形成有向下开口的上端卡槽;所述外侧安装板部的外侧面下端往外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下限位翻边,所述下限位翻边与外侧安装板部的外侧面下端之间形成有向上开口的下端卡槽;所有外侧安装板部的外侧面、上限位翻边及下限位翻边共同围构形成供柔性太阳能板装设的定位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宇顺,未经张宇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42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刚玉‑尖晶石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聚碳酸酯和聚丙烯掺混物的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