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空纤维膜滤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4121.4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3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高木贵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NO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63/02 | 分类号: | B01D63/02;C02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00 | 代理人: | 刘昕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纤维 膜滤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净水器等的中空纤维膜滤芯。
背景技术
以往,在例如壶型的净水器等中,具有容易更换的中空纤维膜滤芯。参照图6,针对现有技术的中空纤维膜滤芯进行说明。图6是现有技术的中空纤维膜滤芯的示意剖视图。
中空纤维膜滤芯600具有:壳体610;收装在壳体610内的中空纤维膜束620;以及收装在壳体610内的多个活性炭630。并且,中空纤维膜束620以完全被埋在多个活性炭630内部的方式配置。在壳体610设有未经过滤的液体的流入孔611和过滤后的液体的流出孔612。根据以上这样构成的中空纤维膜滤芯600,从流入孔611流入的液体(原水)利用活性炭630去除残留的氯和三卤甲烷等,通过中空纤维膜去除微粒,从流出孔612流出。
通常,对于中空纤维膜滤芯,会有液体中的气泡在中空纤维膜束的内部滞留的问题。由此,气泡影响液体的流动,而存在导致流量下降的问题。尤其,在上述现有技术的中空纤维膜滤芯600的情况下,中空纤维膜束620被埋在多个活性炭630的内部中,因此被弄湿的活性炭630会阻碍气泡从中空纤维膜束620的内部向外部流出,而导致易于产生上述这样的问题。作为其对策,也有采用疏水性的材料来作为中空纤维膜的材料的情况,但此时会有增加成本的缺陷。另外,也有采用在壳体内设置间隔,将配置中空纤维膜束的区域与配置多个活性炭的区域隔开的结构。然而,在该情况下,会导致壳体大型化,或者使壳体内的容量减小。因此,会有使液体的净化处理效率下降的缺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303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3‐24998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1524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于气泡导致的流量下降,并且实现抑制净化处理效率下降的中空纤维膜滤芯。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了以下的手段。
即,本发明的中空纤维膜滤芯的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具有未经过滤的液体的流入孔和过滤后的液体的流出孔;
中空纤维膜束,其在使两端向所述流出孔侧弯折的状态下,被收装在所述壳体内;
密封固定部,其使所述中空纤维膜束的各中空纤维膜的中空内部开放,并且将该中空纤维膜束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壳体;以及
多个活性炭,其收装在所述壳体内,
其中,
在中空纤维膜滤芯被设置的状态下,
所述中空纤维膜束被设置为其上部的一部分比所述多个活性炭向上侧突出的状态,且直接被埋在所述多个活性炭的内部的状态,并且
所述多个活性炭在所述壳体内被填充到比所述流入孔的最上部靠上侧的位置处。
根据本发明,中空纤维膜束的上部的一部分成为比多个活性炭向上侧突出的状态。因此,在从中空纤维膜束的内部向外部流出气泡时,活性炭不会影响气泡的流出。另外,中空纤维膜束以直接埋在多个活性炭的内部状态配置。因此,与设置有用于将配置中空纤维膜束的区域与配置多个活性炭的区域隔开的间隔的情况相比,可以缩小壳体,或者可以增大壳体内的容量。即,与设置有上述这样的间隔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液体的净化处理效率(相对于壳体大小的液体净化处理量)。进一步,多个活性炭在壳体内被填充到比流入孔的最上部靠上侧的位置处。因此,不会存在从流入孔流入的液体不通过设置有活性炭的区域,而直接流入中空纤维膜的中空内部的情况。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由于气泡导致的流量下降,并且实现抑制净化处理效率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空纤维膜滤芯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空纤维膜滤芯的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空纤维膜滤芯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空纤维膜滤芯的示意剖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空纤维膜滤芯中,液体流向的说明图。
图6是现有技术的中空纤维膜滤芯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基于实施例,例示地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在该实施例中记载的结构元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除非有特别地特定性的记载,否则本发明的范围不仅限定于此。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OK株式会社,未经NO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41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