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建设用的废水引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9636.5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5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许陈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陈菲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建设 废水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废水引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道路建设用的废水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道路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其中,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废水,目前,所采用的普遍方法是,建设一条引流沟用于将废水排放出去,但是现有的引流沟比较普通,人们直接采用一条管道或在地面开挖一条沟渠对废水直接排放,然而,由于道路建设产生的废水,不仅会含有大量垃圾,而且废水中含有大量污泥,直接排放的话,则会对环境产生大量的污染,而且排放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堵塞,从而给排水带来很大的麻烦。
现有的装置在过滤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因为装置的原因,导致在过滤时,清理的次数较多,无疑加大了工作强度,而且再对废水进行处理沉淀处理的过程中,耗时较长,从而导致导致需要占地面积较大的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建设用的废水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建设用的废水引流装置,包括引流口和沉淀池,所述引流口内部安装有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的中间部位安装有集污管,所述集污管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过滤层,所述引流口的底部设有输入管,所述沉淀池一侧的顶端连通有输入管,所述沉淀池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加药箱,所述沉淀池内部靠近输入管的一侧安装有缓冲管,所述沉淀池的正面设置有清理口,所述沉淀池另一侧的顶端连通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抽水泵的输入端,所述抽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另一端连通在消毒池一侧的顶端,所述消毒池上表面靠近输出管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加药箱,所述消毒池的另一侧底部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引流口的底部设计为漏斗样式。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层的过滤孔的尺寸大于第二过滤层过滤孔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集污管分别与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药箱和第二加药箱内分别装有絮凝剂和消毒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道路建设用的废水引流装置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在引流口的双重过滤层,对道路建设废水进行两次过滤,并根据过滤网孔的尺寸不同,过滤不同程度的杂质,在第一过滤层的底部安装有集污管,能够延长过滤物的清理间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强度,并且通过双重过滤,将废水的杂质最大程度的过滤,在对废水进行沉淀时,能够快速的进行沉淀,不影响对废水的引流,而且在消毒池上侧安装的第二加药箱靠近输出管,在进行废水的排放时,就进行消毒剂消毒,节约了消毒时间,从而能够更快的处理废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引流口的纵向剖视图。
图中:1-引流口;2-第一过滤层;3-第二过滤层;4-集污管;5-输入管;6-沉淀池;7-清理口;8-缓冲管;9-第一加药箱;10-输送管;11-抽水泵;12-输出管;13-消毒池;14-第二加药箱;15-排水管;16-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道路建设用的废水引流装置,包括引流口1和沉淀池6,所述引流口1内部安装有第二过滤层3,所述第二过滤层3的中间部位安装有集污管4,所述集污管4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过滤层2,所述引流口1的底部设有输入管5,所述沉淀池6一侧的顶端连通有输入管5,所述沉淀池6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加药箱9,所述沉淀池6内部靠近输入管5的一侧安装有缓冲管8,所述沉淀池6的正面设置有清理口7,所述沉淀池6另一侧的顶端连通有输送管10,所述输送管10的另一端连通有抽水泵11的输入端,所述抽水泵11的输出端连通有输出管12,所述输出管12的另一端连通在消毒池13一侧的顶端,所述消毒池13上表面靠近输出管12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加药箱14,所述消毒池13的另一侧底部连通有排水管15,所述排水管15上设置有阀门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陈菲,未经许陈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96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间浸泡用水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零排放系统及其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