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仿生鱼的流致振动能量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8735.1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9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邹鸿翔;胡璐;张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仿生 振动 能量 采集 装置 | ||
一种基于仿生鱼的流致振动能量采集装置,包括:基座、摆动梁、第一尾立柱、第二尾立柱和头立柱,其中:头立柱设置于基座前端,第一尾立柱和第二尾立柱对称设置于基座后端,第一尾立柱和第二尾立柱的顶端分别设有放大型换能器,摆动梁一端固定于头立柱顶端,摆动梁的自由端与两放大型换能器相对且位于两放大型换能器之间,摆动梁的自由端设有梁端永磁铁,摆动梁两侧对称设有翼翅,本发明结构新颖、简单,设计合理,利用磁力产生双稳态偏移,通过翼翅引导水动力,加深水流动与振动的转换,通过磁力将振动转换为周期性磁力作用到放大型换能器,具有更高的机电耦合系数,提高了能量密度,可靠性高,且容易绝缘密封,有利于电能的后续存储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能量采集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仿生鱼的流致振动能量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能量采集设备可以从流体中采集能量。传统的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装置大多采用转动涡轮式装置,装置能量密度低、体积大,并不适用小型化工作。振动能量采集是一种采集流体能量的有效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能量密度低,不容易绝缘密封,无被动控制引导水动力功能,不适用于水下能量采集等缺陷,提出一种基于仿生鱼的流致振动能量采集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基座、摆动梁、第一尾立柱、第二尾立柱和头立柱,其中:头立柱设置于基座前端,第一尾立柱和第二尾立柱对称设置于基座后端,第一尾立柱和第二尾立柱的顶端分别设有放大型换能器,摆动梁一端固定于头立柱顶端,摆动梁的自由端与两放大型换能器相对且位于两放大型换能器之间,摆动梁的自由端设有梁端永磁铁,摆动梁两侧对称设有翼翅。
所述的翼翅为弧形板,弧形板的凸面朝向基座后端。
所述的翼翅的张角α小于90度。
所述的翼翅刚度与摆动梁刚度之比大于2。
所述的放大型换能器包括:压电片、换能器永磁铁、第一凸型金属片和第二凸型金属片,其中:压电片固定于两凸型金属片之间,第一凸型金属片固定于尾立柱,换能器永磁铁设置于第二凸型金属片中部。
所述的第一凸型金属片和尾立柱之间设有绝缘板。
所述的放大型换能外部罩有用于隔水的密封罩。
所述的基座后端设有若干角度调节螺纹孔,第一尾立柱和第二尾立柱底端固定于角度调节螺纹孔。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磁力产生双稳态偏移,从而在水流中实现鱼摆动身体游动的逆过程,通过翼翅引导水动力,加深水流动与振动的转换,可以采集更多流动能量,通过磁力将振动转换为周期性磁力作用到放大型换能器,具有更高的机电耦合系数,提高了能量密度,可靠性高,且容易绝缘密封,有利于电能的后续存储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摆动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平面示意图;
图5为仿生鱼摆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摆动梁、2梁端永磁铁、3头立柱、4基座、5第一尾立柱、6放大型换能器、7换能器永磁铁、8翼翅、9压电片、10第一凸型金属片、11绝缘板、12密封罩、13压紧板、14压紧螺杆、15角度调节螺纹孔、16第二尾立柱、17第二凸型金属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87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客户推荐系统及云端服务器
- 下一篇:一种终端管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