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溯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6439.8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6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章静芳;苏庆;敬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K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51006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溯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安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食品溯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热点问题。
为了提高食品的安全,可以对食品进行全面分析,以对食品进行整体安全性评估。此时,需要获取食品各个环节的信息,即从食品源头跟踪记录各个阶段的信息。而食品溯源系统可以很好地记录食品各个阶段的信息,方便用户查询回溯。
在现有的食品溯源系统中,食品数据采集一般是基于依附在食品上的条形码标签。但是,扫描多个条形码标签的效率较低,且容易出错,食品数据采集过程的效率低下,必定会导致食品溯源系统的性能低下。在食品数据处理方面,一般采用抽样方法对食品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食品的溯源信息。使用抽样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导致处理数据不全面,进而容易误判,也会使得食品溯源系统的性能低下。综上所述,如何提高食品溯源系统的性能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品溯源系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食品溯源系统的性能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食品溯源系统,该系统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预先依附在农产品上的包含所述农产品的基本信息的RFID二维码标签;
大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利用大数据处理分析工具对所述基本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生成以所述农产品为原材料的食品的溯源信息;
查询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查询指令,将相应的所述溯源信息反馈给所述用户。
可选地,所述大数据处理模块包括:
并行处理单元,用于利用MapReduce编程模型以及Hadoop框架,并行处理所述基本信息。
可选地,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
二维码标签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所述农产品的所述RFID二维码标签。
可选地,所述大数据处理模块包括:
二维码标签解码单元,用于对所述RFID二维码标签进行解码,得出所述基本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
企业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接收的食品企业的管理指令,对所述食品企业的生产状况以及农产品来源状况进行管理。
可选地,所述企业管理模块包括:
审核单元,用于对所述食品企业提交的注册信息进行审核。
可选地,还包括:
数据库,用于存储所述基本信息以及所述溯源信息。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食品溯源系统,该系统通过信息采集模块采集预先依附在农产品上的包含所述农产品的基本信息的RFID二维码标签;然后大数据处理模块利用大数据处理分析工具对所述基本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生成以所述农产品为原材料的食品的溯源信息;继而查询模块根据用户的查询指令,将相应的所述溯源信息反馈给所述用户。本申请通过RFID二维码技术进行食品数据的采集,相较于条形码技术,其效率较高;而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食品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避免了数据分析的片面性,使得系统的性能较高。可见,本申请有利于提高食品溯源系统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食品溯源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MapReduce编程模型处理数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食品溯源系统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RFID二维码芯片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食品数据信息采集和存储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食品溯源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框图,该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64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发生装置
- 下一篇:电气制动系统及其泄漏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