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两分类Fisher判别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4404.0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3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蓝艇;童楚东;史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类 fisher 判别分析 故障诊断 方法 | ||
1.一种基于两分类Fisher判别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生产过程正常运行状态下的采样数据,组成数据矩阵X0∈Rn×m,收集生产过程在不同故障操作状态下的采样数据,组成不同的参考故障数据集其中,n为训练样本数,m为过程测量变量数,下标号c=1,2,…,C表示第c种参考故障类型,Nc为第c种故障的可用样本数,R为实数集,Rn×m表示n×m维的实数矩阵;
(2)对矩阵X0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新数据矩阵并利用矩阵X0的均值向量与标准差向量对进行同样的标准化处理,得到矩阵
(3)利用遗传算法找出第c种故障类型数据最能区别于正常数据的特征变量集,记做θc;
(4)利用特征变量集θc从矩阵与中选出相应的变量(即矩阵的列),对应组成新矩阵与
(5)利用Fisher判别分析算法建立与之间的两分类判别模型,并保留模型参数集Θc以备调用;
(6)重复步骤(3)~(5)直至得到所有故障类型的特征变量集θ1,θ2,…,θC,和两分类Fisher判别模型参数集Θ1,Θ2,…,ΘC;
(7)当系统已有的故障检测系统触发故障警报后,对新采集到的故障样本z∈R1×m实施故障分类诊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两分类Fisher判别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利用遗传算法实施变量选择的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所示:
①初始化遗传算法的各个参数:主要包括初始化I=1,设置最大迭代次数Imax=1000、种群个数P=40、交叉概率以及变异概率τ=0.1,并随机产生P个,长度为m的二进制代码;
②计算每个种群(即二进制代码)所对应的适应度函数值f1,f2,…,fP,并记录最大适应度值fbest及其对应的种群b,计算适应度函数值的详细实施过程如下所示:
(A)初始化a=1;
(B)根据第a个种群二进制代码中的非零元素所在位置,对应选取矩阵与中相应的列,组成新矩阵与
(C)分别计算矩阵与的行均值向量(即将矩阵中各行相加后除以行个数),记为与并计算总体行均值向量
(D)按照如下所示公式计算矩阵S1与S2:
上两式中,表示xi为矩阵中的行向量,表示xj为矩阵中的行向量,上标号T表示矩阵或向量的转置;
(E)求解如下所示广义特征值问题:
S1β=λS2β (3)
得出最大特征值λ,该特征值即为第a个种群的适应度函数值fa;
(F)置a=a+1,判断a≤P?若是,返回②(B)计算下一个种群的适应度函数值;若否,则执行③;
③对P个种群进行选择遗传操作得到P个新种群,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所示:
(A)按照公式Rp=(f1+f2+…+fp)/F计算每个种群的概率,并初始化q=1,这些概率值显然满足条件:R1<R2<…<RP,其中F=f1+f2+…+fP,p=1,2,…,P表示第p个种群标号;
(B)随机产生一个位于区间(0,1]中的随机数γi,并从概率值R1,R2,…,RP中找出满足条件Rp>γi的最小概率值所对应的种群,将该种群保留并记为第i个新种群;
(C)置i=i+1后,判断i<P?若是,则返回③(B);若否,则将种群b保留并记录为第P个新种群,初始化j=1并执行④;
④对P个新种群进行交叉遗传操作更新这P个新种群,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所示:
(A)置交叉位置φ为小于m/2的最大整数,随机产生一个位于区间(0,1]中的随机数εj;
(B)判断若是,则对第j个新种群与第j+1个新种群对应的二进制代码实施交叉遗传操作(即将两条代码的前φ个二进制数进行交换);若否,则不对第j个新种群与第j+1个新种群进行任何操作;
(C)置j=j+2后,判断j<P?若是,则返回④(A);若否,则将种群b保留并记录为第P个新种群,初始化k=1并执行⑤;
⑤对P个新种群进行变异操作更新这P个新种群,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所示:
(A)置变异位置ω为1至m之间任一随机整数,随机产生一个位于区间(0,1]中的随机数ξk;
(B)并判断ξk<τ?若是,则对j个新种群中的第ω个二进制数实施变异遗传操作(即将0变为1或将1变为0);若否,则不对j个新种群采取任何措施;
(C)置k=k+1后,判断k<P?若是,则返回⑤(A);若否,则置I=I+1并执行⑥;
⑥判断I≤Imax?若是,则将经过选择、交叉、变异操作的新种群取代原种群,并返回②;若否,则根据最大适应度值所对应的种群b中的非零元素位置,选取相应的变量记录为特征变量集θ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44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PCB印制电路板
- 下一篇:透镜和光学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