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路基放样的装置及放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3187.3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9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罗柳;郑万林;崔成华;刘进;王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01 | 分类号: | E01C23/01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路基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路基放样的装置及放样方法。
背景技术
在道路工程施工时,路基均采用分层回填施工工艺,这就需要每一层都进行测量放样。一般路基分层数动则几十层,工作量大、重复率高又容易出错,即影响施工进度又造成人力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路基放样的装置及放样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路基放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埋设固定在已处理好的路基地面上的基座和固定在基座上的立柱;所述的立柱为多个单元件首尾相连组合形成的竖直柱状结构,立柱下端沿竖直方向固定在基座上;所述的单元件上设置指示土层回填施工的标示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的单元件是长度为10~50cm的柱状结构,单元件的上端设置有沿其轴向向上凸起的柱状接头,单元件的下端开设有对应接头的接口,相邻单元件通过接头卡合到接口内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基座为埋设在已处理好的路基地面上的立方体混凝土预制构件;所述的基座内预埋有钢管;所述的钢管下端预埋在基座内,上端沿竖直方向伸出于基座上端面;位于立柱底部的单元件可通过下端接口卡合在钢管上与基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位于立柱顶部的单元件上设置有桩号;所述的桩号为焊接在立柱最上端单元件上的金属圆盘。
进一步的所述的立柱在路基回填完成后埋设于路基内;所述的桩号在路基回填完成后露出于路基外。
一种路基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准备回填的路基基底进行碾压施工,将预制好的基座埋设在压实的基底上,按照设计回填情况将已经标注好的单元件组合成立柱,通过预埋在基座上的钢管将立柱固定在基座上,在立柱的上端焊接桩号,然后依据立柱上的标示信息进行路基回填。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施工需要的密度对路基进行分段,根据回填土的厚度计算出每段路基使用的立柱长度、组合模式以及基座的埋设标高;
2)、对路基基底进行碾压压实,按照计算的埋设标高在压实的路基基底上埋设基座;
3)、按照计算的立柱长度和组合模式将已经填写好标示信息的单元件组装成立柱,将立柱底部单元件的接口卡合在钢管上,在立柱顶部的单元件上焊接桩号;
4)、依据立柱上的标注信息进行回填,直至回填至设计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2中在路基上埋设基座的方法为:在每段路基的两侧边线处埋设两个相对布置的基座。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3中在单元件上标注的方法为:将单元件组装成立柱,然后依据计算结果将回填土层厚度数值和压实程度数值标示在对应土层高度的立柱单元件上。
本发明的优点有:
1、一次性放样到位,省去繁琐的放样工序,简单有效;
2、混凝土基础加钢管桩位,牢固稳定,加之,放样桩位于路基两侧边线位置,不易破坏,施工时清晰可见、一目了然;
3、放样桩由同规模的单元件组成,可根据回填高度不同灵活组合,适用性强。
本发明结构简单有效、实用性强,解决了路基施工中繁复的放样问题,适用于大部分道路路基回填工程。提高了路基施工质量的同时也解放了人力,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单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座;2—单元件;3—钢管;4—接头;5—接口;6—桩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一种用于路基放样的装置,本实施例的放羊装置包括基座1和立柱,基座1为埋设在已处理好的路基地面上的立方体混凝土预制构件,基座1内预埋有钢管3,基座1和钢管3均为标准件,通过预制厂预先制作,本实施例的基座1预埋在路基边线处,不会影响路基回填施工,不会侵占路基施工的空间,也不容易被遮挡,一目了然。
通过在路基边线两侧设置基座1,能够相互对应,保证施工的明确性和精确性。基座1上固定有立柱,本实施例的立柱为多个单元件2首尾相连组合形成的竖直柱状结构,立柱下端沿竖直方向固定在基座1上,单元件2上设置指示土层回填施工的标示信息。
如图2所示,单元件2是长度为10~50cm的柱状结构,单元件2的上端设置有沿其轴向向上凸起的柱状接头4,单元件2的下端开设有对应接头4的接口5,相邻单元件2通过接头4卡合到接口5内连接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31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