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备频率校准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8299.X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5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义;冯贤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B17/11;H04B17/21 |
代理公司: | 11291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频率 校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频率校准方法及设备,用以提供一种低成本的设备频率实时校准方法及设备,包括根据对端设备发送的帧信号,生成上下行切换信号;根据设备的本地时钟频率,对上下行切换信号进行测量,获取上下行切换信号的本地时长;根据本地时长和上下行切换信号对应的帧时长,确定设备的频偏数据;根据频偏数据,调整本地时钟频率。根据本地时长和帧时长能够确定本地时钟的频偏数据,进而便可根据频偏数据调整本地时钟频率。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在设备运行时自动进行,从而能够实现实时校准,而且只需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改进即可,无需外加其它设备从而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频率校准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通信设备在接入基站时首先需要进行的就是同步,若设备上的晶振的频偏太高,对于终端的业务速率,接入速度都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系统,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其子载波间隔是15Khz,终端产品的射频信号频偏在此范围以内才能保证接入正常。
然而,设备晶振存在着时间老化等多种不确定因素,频偏会逐渐变大,极大地影响了终端设备的性能,因此,需每隔一段时间便对设备晶振进行一次手动校准。设备晶振不能自动校准,不仅操作繁琐,而且校准不是实时进行会影响使用效果。此外,虽然采用外加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可以实现实时校准,但是成本较高。
总之,目前缺少一种低成本的设备频率实时校准方法及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频率校准方法及设备,用以提供一种低成本的设备频率实时校准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频率校准方法,包括:
根据对端设备发送的帧信号,生成上下行切换信号;
根据设备的本地时钟频率,对上下行切换信号进行测量,获取上下行切换信号的本地时长;
根据本地时长和上下行切换信号对应的帧时长,确定设备的频偏数据;
根据频偏数据,调整本地时钟频率。
可选的,根据设备的本地时钟频率,对所述上下行切换信号进行测量,获取所述上下行切换信号的本地时长,包括:
根据本地时钟频率确定采样周期,统计自所述上下行切换信号的周期起始时刻到周期结束时刻的采样数据;所述采样周期是根据所述上下行切换信号中子帧时长和本地时钟频率设置的;
通过采样数据,确定上下行切换信号的本地时长。
可选的,确定设备的频偏数据之前,还包括:
判断本地时长是否小于最大间隔时长,若小于,则确定设备的频偏数据。
可选的,根据本地时长和上下行切换信号对应的帧时长,确定设备的频偏数据,包括:
计算本地时长和帧时长之间的时间差;
根据本地时长和帧时长之间的时间差获取频偏数据;
根据频偏数据,调整本地时钟频率,包括:
根据频偏数据,确定调压值;
根据调压值调整本地时钟频率。
可选的,根据频偏数据,确定调压值,包括:
确定频偏数据的所属分级,不同分级的频偏数据对应不同的步进调压值;
根据频偏数据所属分级对应的步进调压值和当前调压值,确定调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82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数传系统中同步均衡方法
- 下一篇:OFDM系统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