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森林火灾监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25061.1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6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芮望颐;宋琪;邓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航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00 | 分类号: | G08B17/00;G08B17/117;G08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北斗 卫星 森林 火灾 监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业监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森林火灾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森林火灾是世界性的林业重要灾害之一,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发生,造成森林资源的重大损失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灾害发生的随机性、短时间内造成极大损失的特点。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最具有毁灭性的后果。因此一旦有火警发生,就必须以极快的的速度采取扑救措施,扑救是否及时,决策是否得当,重要原因都取决于对林火行为的发现是否及时,分析是否准确合理,决策措施是否得当。
目前用于监控森林火灾的装置大多只依靠北斗卫星进行定位,定位准确率低,需要地面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核实,尤其是交通不便的地方,扑救响应时间长。分辨率低,当热点达到3个像素时,火已基本成灾。同时,现有的森林火灾监控装置结构繁琐安装麻烦。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森林火灾监控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森林火灾监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靠近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块,且凸块内插在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靠近第三支撑杆的一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支撑杆靠近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设有第二凸块,且第二凸块内插在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三支撑杆的顶部固定有控制壳体,所述控制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板,且控制壳体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控制壳体为中空结构,且控制壳体的顶部固定有驱动壳体,所述驱动壳体的顶部设有安装盘,所述驱动壳体为中空结构,且驱动壳体的底部内壁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壳体的顶部设有与驱动壳体内部连通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转动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固定块的顶部与安装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盘的顶部固定有高倍摄像头,所述安装盘的顶部设有遮雨棚,所述安装盘和遮雨棚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且遮雨棚的顶部设有避雷装置。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且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杆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块与第一凹槽大小适配,且第二凸块与第二凹槽大小适配。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两端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高倍摄像头的数量为三个,且高倍摄像头环绕连接杆等距离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杆和驱动壳体与控制壳体之间的连接关系均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壳体的底部设有与控制壳体内部连通的接线孔。
本发明中,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配合使用,使得安装简单方便,且相应支撑杆可以拆卸更换,因此高度可以调节,使用灵活;设置的驱动电机可以驱动高倍摄像头旋转,进而能够全方位拍摄火灾照片,为相关部门提供高清参照依据,提高了定位速度和参考质量;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产生的电能供给驱动电机等相关设备使用,因此即节能又环保。本发明,通过第一支撑杆等结构的配合使用,使得监控装置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既节能又环保,使得森林火灾监控装置使用更加灵活,工作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森林火灾监控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森林火灾监控装置的第二支撑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森林火灾监控装置的高倍摄像头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森林火灾监控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第三支撑杆、5控制壳体、6第一安装板、7第二安装板、8驱动壳体、9驱动电机、10固定块、11安装盘、12高倍摄像头、13避雷装置、14遮雨棚、15太阳能发电设备、16风力发电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航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航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50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