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光谱投影装置和投影方法、多光谱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4226.3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1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忠守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谱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钟宗;王宁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谱 投影 装置 方法 摄像 | ||
1.一种多光谱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半透反射镜;
一投影元件,所述投影元件的出射光沿第一光路穿透所述第一半透反射镜;
一第一视频采集组件及一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发出可见光辐射,所述第一光源的出射光沿第二光路通过所述第一半透反射镜被反射至实际空间或物体,所述第一视频采集组件实时采集所述实际空间或物体自所述第二光路被所述第一半透反射镜反射的可见光的图像信息;
一计算系统,所述计算系统至少包括输入输出单元、存储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计算系统分别连接所述投影元件和所述第一视频采集组件,所述计算系统预存所述实际空间或物体的多类图像信息,所述多类图像信息中包括可见光的图像和其它类的图像,预存的所述可见光的图像信息与所述其它类的图像信息之间均具有相互关联的图像位置的映射关系,根据实时采集的可见光的图像信息与预存的可见光的图像信息的对比,校正预存的和可见光的图像关联的其它类的图像并通过所述投影元件投影至所述实际空间或物体;
所述投影元件和所述第一视频采集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半透反射镜的两侧;
所述第一光源的出射光为偏振光,所述第一视频采集组件包括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一视频采集组件实时采集所述实际空间或物体自所述第二光路被所述第一半透反射镜反射并通过所述第一偏振片的可见光的图像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谱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类的图像和有关的信息至少包括微波图像,红外图像,可见光图像,紫外线图像,X射线图像,核磁共振图像,超生波图像,通过以上图像和/或者医学知识人为或者计算机产生的虚拟图像,中的一种图像,以及和可见光的图像之间点对点的二维或三维空间位置关联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谱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的出射光为可见光和/或近红外光,对应地,所述第一视频采集组件是仅对可见光敏感的图像传感器、仅对近红外光敏感的图像传感器、或者是对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都敏感并能够选择性地输出一种或者多种光谱图像的传感器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光谱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图像包括根据医学知识和所述其它类的图像信息获得的人体的穴位和经络位置的图像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谱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采集的和/或者预存的可见光的图像信息还包括皮肤表面的纹路地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谱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的出射光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小于30度的锐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谱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的出射光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度到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谱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的出射光为具有偏振特性的波长从400纳米到550纳米的蓝光或绿光。
9.一种多光谱投影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多光谱投影装置,所述多光谱投影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视频采集组件实时采集所述实际空间或物体自所述第一光源出射的所述第二光路被所述第一半透反射镜反射的可见光的图像信息;
所述计算系统对实时采集的可见光的图像信息与预存的可见光的图像信息作对比,根据预存的所述可见光的图像信息与所述其它类的图像信息之间具有的相互关联的图像位置的映射关系,校正预存的其它类的图像;
所述投影元件的出射光沿第一光路穿透所述第一半透反射镜,以将校正后的其它类的图像投影至实际空间或物体;
所述投影元件和所述第一视频采集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半透反射镜的两侧;
所述第一光源的出射光为偏振光,所述第一视频采集组件包括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一视频采集组件实时采集所述实际空间或物体自所述第二光路被所述第一半透反射镜反射并通过所述第一偏振片的可见光的图像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谱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展谱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422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