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可调节洒水机构的洒水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23000.1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3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5 |
发明(设计)人: | 胡齐放;王学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兰兮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9 | 分类号: | A01G25/09;E01H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调节 洒水 机构 洒水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维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可调节洒水机构的洒水车。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建设高架桥成为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措施。高架桥的两外侧分别种植有绿化,用以消除车辆噪声、净化排放的尾气以及消除驾驶人员的视觉疲劳。虽然种植的植物都是耐干旱的植物,但是高架桥两外侧的绿化是完全裸露的,没有遮阴,因此在经历长时的干旱天气过后,就需要用洒水车向高架桥两外侧的绿植进行洒水。传统洒水操作是洒水员站在洒水车上,握持水管向绿植上洒水。由于绿植位于高空中,高架桥下侧一般是人行道或者自行车、电动车行车道,而洒水员站在洒水车上进行洒水时无法观察到高架桥下侧的具体情况,因此,经常出现撒出来的水落至行人或者车辆上,淋湿行人甚至造成交通事故,特别是需要喷洒一些参合有药水的喷洒液,但是一直没有能够对上述问题进行可靠解决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带有可调节洒水机构的洒水车,其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避免洒出的水落至高架桥下方,对行人造成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可调节洒水机构的洒水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车辆上设置有水箱以及向高架桥两外侧的绿荫进行洒水的洒水装置,洒水装置包括洒水机构,洒水机构包括喷水管,喷水管上间隔设置有喷头,喷头的喷水方向指向接水槽一侧。
进一步的方案为:
洒水机构沿竖向连接臂的高度方向滑动安装在竖向连接臂上,驱动机构D驱动洒水机构进行移动。
喷水管通过安装支架A固定在竖向连接臂上,安装支架A与竖向连接臂构成滑动导向配合,驱动机构D为竖向连接臂上立状布置的驱动气缸D构成,驱动气缸D的活塞杆与安装支架A相连接。
喷水管转动安装在安装支架A上,驱动机构E驱使喷水管进行转动。
喷水管的两端转动固定在安装支架A上,喷水管的a端通过旋转接头与水泵的出水管相连接,旋转接头固定在竖向连接臂上,喷水管的b端与驱动机构E相连接,a端、b端为喷水管的两端部。
喷水管的b端设置驱动臂,驱动臂的长度方向与喷水管的长度方向相垂直,驱动机构E为驱动气缸E构成,驱动气缸E的活塞杆与驱动臂通过铰接轴E相连接,铰接轴E平行于喷水管布置,驱动气缸E调节喷水管进行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其可实现对高架桥护栏外侧的绿荫进行可靠的洒水,且可避免水流下落对高架桥下侧的行人产生影响,且实施的成本低,解决了一直渴望解决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五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浸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控制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活动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兰兮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兰兮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3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