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冲击式速冻机流场的风速探头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21200.3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6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锋;谢晶;李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1/00 | 分类号: | G01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冲击 速冻 机流场 风速 探头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速冻食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测试冲击式速冻机流场的风速探头支架,尤其涉及一种使用便捷、有效的风速仪探头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气流冲击式速冻机作为一种高效的冻结装置,近年来在食品行业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速冻机喷嘴与传送带之间的冻结区域极其狭窄,因此,在流场测试过程中准确固定测试位置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在测试过程中有效地固定风速探头的位置,对测试结果的正确性至关重要。目前,由于速冻机喷嘴结构的多变、复杂性,使得目前还没有一种较为灵活、方便的测试工具应用在速冻机测试领域。因此,相关的探索还需要各国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冲击式速冻机流场测试中准确固定测试位置难度较大及测试工具的灵活性较差的现状,提出一种测试冲击式速冻机流场的风速探头支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设计新型冲击式速冻机流场测试的风速探头支架、提高风速测试过程的灵活性、测试结果准确性等措施。具体的技术方案在于:
测试冲击式速冻机流场的风速探头支架包括风速探头、双通接头、四通接头、五通接头、六通接头、金属管、入嵌接口端、外套接口端、风速探头卡槽;风速探头支架特征在于:双通接头、四通接头、五通接头、六通接头通过金属管连接;双通接头、四通接头、五通接头、六通接头的入嵌接口端尺寸相同,外套接口端尺寸相同;四通接头、五通接头、六通接头的同一接头的接口之间相互垂直,双通接头的入嵌接口端与外套接口端位于同一直线上;入嵌接口端为高5-20mm,直径4-6mm的圆柱,外套接口端为高5-20mm,内径4-6mm,外径6-8mm空心圆柱;风速探头卡槽的截面为半径3-5mm的1/4圆弧;金属管的长度为60-120mm,其直径尺寸与外套接口端内径尺寸相同。
入嵌接口端为高6-16mm,直径4.5-5.5mm的圆柱,外套接口端为高6-16mm,内径4.5-5.5mm,外径6.5-7.5mm空心圆柱。
入嵌接口端为高8-12mm,直径4.5-5.5mm的圆柱,外套接口端为高8-12mm,内径4.5-5.5mm,外径6.5-7.5mm空心圆柱。
入嵌接口端为高10mm,直径5mm的圆柱,外套接口端为高10mm,内径5mm,外径7mm空心圆柱。
风速探头卡槽的截面为半径3.5-4.5mm的1/4圆弧。
风速探头卡槽的截面为半径4mm的1/4圆弧。
金属管的长度为80-100mm。
金属管的长度为90mm。
双通接头、四通接头、五通接头、六通接头由PVC材料制成。
金属管由合金材料制成;采用合金材料能够提高支架的整体重量,提高支架的稳定性。
为适应不同位置的风速测试需求,可通过改变双通接头的连接个数来调整支架每层之间的高度;使用皮筋,将放置在风速探头卡槽上的风速探头与金属管进行绑缚,使风速探头固定,确保流场测试过程中风速探头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测试冲击式速冻机流场的风速探头支架,能够通过接头和金属管灵活的组装,解决了冲击式速冻领域流场测试中准确固定测试位置的问题,增大了测试工具的灵活性,最终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对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测试冲击式速冻机流场的风速探头支架的三维示意图;
图1中,1、风速探头;2、双通接头;3、四通接头;4、五通接头;5、六通接头;6、金属管;
图2是本发明一种测试冲击式速冻机流场的风速探头支架的六通接头示意图;
图2中,7、入嵌接口端;8、外套接口端;
图3是本发明一种测试冲击式速冻机流场的风速探头支架的卡槽正视图;
图3中,9、风速探头卡槽;
图4是本发明一种测试冲击式速冻机流场的风速探头支架的正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测试冲击式速冻机流场的风速探头支架的五通接头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测试冲击式速冻机流场的风速探头支架的四通接头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测试冲击式速冻机流场的风速探头支架的双通接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操作流程与创作特征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1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井粉尘监测与超限自动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烟雾净化器检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