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磁体串联的高压永磁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16708.4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6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纪凤雪;吴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科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陈欣 |
地址: | 3018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铁芯 永磁体 串联 永磁电机 永磁极 多块 定子铁芯套 电机领域 定子铁芯 同步转动 同轴布置 转轴套 均布 失磁 转轴 外围 | ||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永磁体串联的高压永磁电机,其包括定子铁芯及与转轴套接并与转轴同步转动的转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套设在转子铁芯的外围,所述转子铁芯内部均布的嵌装有多组永磁极,每组永磁极分别由多块相互串联的永磁体组成,所述多块相互串联的永磁体沿转子铁芯周向同轴布置。本发明提供的装置易于安装,成本低,效率高,且可以避免失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永磁体串联的高压永磁电机。
背景技术
作为高压永磁电机,由于电机体积大,在较少极的分布上,尤其是4极或6极,通常每一极的所占体积大,分布单一,每一磁极承担磁能积过大,从电磁理论分析,失磁的可能性更大,同时消耗大量的磁钢。由于高压电机功率大,扭矩大,需要使用较大的机座,从磁能积转换而言,需要更多的永磁体才能达到设计需要,但由于大功率较高转速的高压永磁电机极数较少,则每一极所能分配的永磁体较多,如果设计成一整块磁极,如图2所示,永磁体大而厚,无法在工艺上实现合理安装,并且,由于磁钢宽度太大,为避免失磁,只能增加磁钢厚度,以减小宽和厚度的比值,避免磁钢端面的失磁可能性。但这样一来,永磁体厚度方向过度增加,使永磁体的利用率下降,无谓地增加了电机永磁体的用量,使电机的成本增加,最重要的是不可避免普通永磁电机转子结构所带来的失磁、效率低下等弊病。
现在也有部分高压永磁电机采用如图3或图4所示的永磁体分布方式,但是这两种分布方式虽然部分解决失磁问题,但是高压永磁电机的反电动势波形极差,杂散损耗多,且需要耗费更多的永磁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易于安装,成本低,效率高,且避免失磁的一种永磁体串联的高压永磁电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永磁体串联的高压永磁电机,其包括定子铁芯及与转轴套接并与转轴同步转动的转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套设在转子铁芯的外围,所述转子铁芯内部均布的嵌装有多组永磁极,每组永磁极分别由多块相互串联的永磁体组成,所述多块相互串联的永磁体沿转子铁芯周向同轴布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永磁体串联的高压永磁电机,包括定子铁芯及与转轴套接并与转轴同步转动的转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套设在转子铁芯的外围,所述转子铁芯内部均布的嵌装有多组永磁极,每组永磁极分别由多块相互串联的永磁体组成,所述多块相互串联的永磁体沿转子铁芯周向同轴布置,这样采用串联永磁体形式,使高压永磁电机产生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使高压永磁电机的设计水平、工艺水平变得可靠并高效,同时真正能够应用在各种复杂场合;采用串联永磁体形式,每段长度设计恰当,可使反电动势波型达到最佳,使定子产生的无用谐波最小,从而使谐波损耗最小,使电机达到高效;并且采用串联永磁体形式,转子冲片冲模具最为简单,每块磁钢由于体积小,更加易于安装,每块永磁体宽度比较小,厚度则相对较大,可有效的避免失磁现象,同时每一极由数块小的永磁体组成,可以保证足够的磁能积,并且所有永磁体都为径向充磁,永磁体磁场与定子磁场交汇面积较图2,图3,图4都大,漏磁相对最小,永磁体的利用率最高,永磁体的用量最小,图3和图4的设计,由于永磁体磁场与定子磁场交汇都形成某种角度,采用本申请串联永磁体形式比图3能节省25%永磁体用量,比图4能节省18%永磁体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现有技术永磁体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子铁芯,2.转子铁芯,3.转轴,4.永磁极,5.永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科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科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67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