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分离净化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10233.8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1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潘伟;武成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银创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32;B01D53/04;B01D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分离 净化 一体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分离净化一体机,包括油气分离装置和废气净化处理装置,油气分离装置包括箱体,内部分隔为烟气储存箱、混合洗涤箱、油气分离箱和油水储存箱,烟气储存箱连接有进气管和进水管,油气分离箱上端连接有风机,油水储存箱设置有排水口;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机箱,内部分为光催化氧化室、等离子处理室和吸附室,机箱下部连接有送气管路,机箱上部连接有出气口。本发明提供的油气分离净化一体机,使油气分离,避免堵塞情况发生,同时回收分离后的油,节省成本,改善光催化氧化室的结构布局,光催化氧化反应充分,将等离子室由蜂窝式改为板式结构,低温等离子处理充分,采用活性炭和氧聚解纳米吸附颗粒混合吸附,降低了吸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含油烟气洗涤并净化的油气分离净化一体机。
背景技术
对于含油烟气的处理,通常分为两个步骤,洗涤和净化,目前的现状的是:
传统的洗涤塔在进行洗涤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堵塞现象,尤其是含油烟气,鲍尔环容易吸附油脂,气体难以流通,洗涤效果不理想。
净化一般采用三步法进行,分别是:光催化氧化、低温等离子处理和活性炭吸附。目前的废气处理装置存在以下缺陷:光催化氧化进行得过快,反应时间短,反应不充分;蜂窝式等离子室空间大,等离子处理不充分;活性炭容易吸附饱和,需要经常更换,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油气分离净化一体机,能够使油气分离,便于后续洗涤工作进行,光催化氧化反应充分,低温等离子处理充分,吸附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油气分离净化一体机,包括油气分离装置和废气净化处理装置,所述油气分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从左至右分隔为烟气储存箱、混合洗涤箱、油气分离箱和油水储存箱,所述烟气储存箱连接有进气管和进水管,所述烟气储存箱通过罗茨泵与所述混合洗涤箱连通;所述混合洗涤箱连接有分离管,所述分离管伸入所述油气分离箱内,所述油气分离箱上端通过输气管路连接有风机;所述油气分离箱通过出水口与所述油水储存箱连通,所述油水储存箱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内部由下而上分为光催化氧化室、等离子处理室和吸附室,所述机箱下部连接有送气管路,所述送气管路与所述光催化氧化室连通,所述机箱上部连接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吸附室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的前端设置有吸尘罩。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进气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洗涤箱包括四个洗涤单元箱,所述烟气储存箱通过罗茨泵与第一洗涤单元箱连通,所述第一洗涤单元箱的上端与第二洗涤单元箱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二洗涤单元箱的右端与第三洗涤单元箱的左端连通,所述第三洗涤单元箱的下端与第四洗涤单元箱的上端连通,所述第四洗涤单元箱的右端连接所述分离管。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与所述混合洗涤箱连通,所述外管设置在所述内管的外侧,所述内管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一排出孔,所述外管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二排出孔。
进一步地,所述油气分离箱和所述油水储存箱之间还设置有回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光催化氧化室内横向设置有若干第一均流板,每个所述第一均流板上设置有通孔,相邻所述第一均流板中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一均流板上的通孔直径不大于下方的所述第一均流板上的通孔直径,相邻所述第一均流板之间设置有若干UV灯,最下方的所述第一均流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催化剂涂层,最上方的所述第一均流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催化剂涂层,位于最下方和最上方的所述第一均流板之间的各所述第一均流板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催化剂涂层;所述催化剂涂层中添加有氧化还原酶、转移酶、光触媒、裂合酶、异构酶、合成酶、同工酶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银创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银创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02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