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酸酸雾净化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10156.6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4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8;B01D53/54;B01D53/58;B01D53/48;B01D53/64;B01D53/5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酸 净化 处理 装置 | ||
一种盐酸酸雾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压缩空气管路和盐酸存储罐呼吸口连接管路,压缩空气管路与气液混合组件管路连通,该气液混合组件则与吸收液进液装置管路连通,盐酸存储罐呼吸口连接管路与酸雾吸收中和组件的一侧管路连通,酸雾吸收中和组件与气液混合组件管路连通,将从该气液混合组件送出的气液混合压力流与酸雾吸收中和组件内的盐酸酸雾均匀混合并发生中和反应形成气液混合物,再送入旋流分离器组件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吸收液液体回流至储液箱循环使用,被净化的气体则排放;本发明实现了气液混合,酸雾中和吸收,旋流分离,提高酸雾与吸收液之间的混合强度,提高中和反应效率,排放气体含水率低。且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气体污染物净化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物质分解、净化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废水处理工艺及制水过程中对所使用的盐酸产生的盐酸酸雾进行净化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在废水处理工艺及制水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大量的盐酸。而在盐酸的存储与装卸过程中,由于盐酸存储罐内部的容积会发生变化,因此必须设置与外界环境连通的呼吸口,以确保罐内的气压平衡。盐酸属于挥发性酸,挥发的酸遇到空气就会产生酸雾,部分酸雾会从呼吸口处溢出。而在往盐酸存储罐内进给盐酸时,存储罐内的有效容积变小,此时就会发生大量的酸雾从呼吸口处排出的现象。这类盐酸酸雾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引发周边设备的腐蚀以及危害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
针对这一问题,现有技术通常采用了在现场使用了悬浮塑料球覆盖、泡沫封闭液面等方法防止酸雾外溢,但这些方法只是起到了阻断的目的,实际防酸雾外溢的效果较差。还有一种采用酸雾吸收法对酸雾进行净化处理,主要利用风机的抽吸,将酸雾引入塔内进行水喷淋塔内,使气液接触,酸碱中和,达到净化的效果,然后高空排放,但这种净化方法存在着用水量大,容易产生二次污染,风机及钢结构设备腐蚀严重,运行费用高,占地面积大,净化效率低等缺点。
除了上述方法,现有技术还有不少应对盐酸酸雾处理办法,如下:
1.一种在盐酸存储罐上增加正、逆水封来封闭,防止酸雾挥发的装置。储罐液位上升时,罐内带酸雾的气体经正水封吸收酸雾后排出;储罐液位下降时,空气经逆水封进入罐内。但这种装置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a)依靠水封吸收酸雾,效果差;
b)在持续用酸过程中,空气不能通过逆水封进入盐酸存储罐,使罐内负压较大,罐体上部较薄弱的部位易被外部空气压裂,存在安全隐患。
2.静电除酸雾法,一种较常见的除酸雾方法。它是由高压静电装置和除雾器本体组成。静电除雾器工作时,利用高压静电装置,对架设在静电除雾器内的阴极电晕线施加负的高压静电。酸雾颗粒不断地被驱向阳极,同时迅速释放电荷,在阳极板表面形成酸液,酸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到除雾器下面的集酸槽收集处理。
但经过现场反馈,这类装置为了防腐蚀,采用不锈钢结构,设备投资较高,耗电量大造成运行成本较大,只适用于大面积的连续的酸雾处理及进化。
3.一种干法净化酸雾。不用吸收液,主要是借助填料对酸雾的过滤和吸附使之净化。酸雾与吸附剂惯性碰撞,表面雾沫扩散,液滴凝聚沉降以及静电和分子的吸引作用,使气液分离而净化。干法的效果,取决于吸附剂的选择及组合。
但由于吸附剂的吸附容量有限,造成设备庞大,吸附剂消耗量大,只能处理浓度较低的酸雾气体,而在废水处理工艺及制水过程中的盐酸存储罐内的酸雾浓度达到37%,更是难以应用这种方法。
综上所述,先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盐酸酸雾净化装置,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能做到效率高、耐腐蚀性强,高强度、低噪声、耗电省、体积小,并具有拆装维修方便、轻巧耐用的优点,且能应用在不同的气体净化领域。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01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