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音木塑地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9585.1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0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戴会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晶通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5/10 | 分类号: | E04F15/10;E04F15/2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1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音 地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塑地板,尤其涉及一种静音木塑地板。所述木塑地板背面设置一IXPE(电子辐射交联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静音垫以缓冲所述木塑地板和地面之间的振动,达到降噪静音的效果。
背景技术
目前,木塑材料广泛地被用作地板材料,木塑地板具有环保、经济的优点而被人们接受和喜爱。然后木塑地板有一个缺点,即木塑地板的硬度较大,人们行走在木塑地板上时,鞋子会随着脚步动作和木塑地板之间会产生较大的响声。这是非常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尤其是对于正在专心办公或者睡觉休息的人来说,室内其他人走动时鞋子和地板之间产生的响声就是一种噪音,会严重影响办公效率或者打扰休息。而且,有经验的人知道,女性穿的高跟鞋其较细的鞋跟部位承受了人的绝大部分重量,因此高跟鞋随着人的行走动作和木塑地板之间的产生的响声尤为响亮,甚至有人在隔壁房间或者公共走廊走动,都能听见声响。若是有多个人同时在室内走动,则整体产生的噪声就非常大了,足以使人无法集中注意力办公或者使人无法休息乃至将正在睡觉的人吵醒。因此,解决人在木塑地板上行走时产生的声响大甚至产生噪声的问题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种现有的技术方案是在地板设置一软木垫,软木垫作为一种静音垫,可以缓冲人行走时地板随着人的行走动作和地面之间的产生的振动,从而降低人行走在地板上产生的噪声,起到静音的效果。但是软木的静音垫由于材质的关系价格比价贵,并且软木材质不耐磨,易损耗。另外,由于是用于地板的降噪静音,静音垫主要的功能和作用是缓冲振动、吸收噪音,但是软木材质吸收噪音的效果并不是理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塑地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地板由于硬度较大造成人在上面行走时产生的噪声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木塑地板,包括:
木塑基层;
上缓冲层,所述上缓冲层设置于所述木塑基层的上表面以缓冲人行走时对所述木塑地板的冲击力和振动;以及
下缓冲层,所述下缓冲层设置于所述木塑基层的下表面以二次缓冲人行走时所述木塑地板由于受力而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和振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下缓冲层采用IXPE材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下缓冲层的厚度范围为1.0mm~1.5mm,所述下缓冲层密度范围为0.3g/cm3~0.6g/cm3。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上缓冲层的生产配方为:
一定量的PVC基体树脂;
PVC基体树脂质量的1%~3%的稳定剂;
PVC基体树脂质量的35%~38%的增塑剂;以及
PVC基体树脂质量的340%~350%的碳酸钙。
其中,所述稳定剂的比重优选为PVC基体树脂质量的2%,所述增塑剂的比重优选为PVC基体树脂质量的36%,所述碳酸钙的比重优选为PVC基体树脂质量的345%。另外,所述上缓冲层的厚度范围为0.8mm~2mm。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木塑地板进一步包括彩膜层和耐磨层,所述彩膜层接合于所述上缓冲层上方,所述耐磨层接合于所述彩膜层上方。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木塑基层的厚度范围是3.0mm~5.0mm,所述上缓冲层厚度范围为0.8mm~2mm,所述彩膜层厚度为0.06mm~0.08mm,所述耐磨层厚度为0.3mm~0.5mm。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上缓冲层的生产配方包括以下组分:
一定量的PVC基体树脂;
PVC基体树脂质量的2%的稳定剂;
PVC基体树脂质量的36%的增塑剂;
PVC基体树脂质量的345%的碳酸钙。
其中,所述上缓冲层的密度范围为0.66g/cm3~1.0g/cm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所述木塑地板包括上下两个缓冲层结构,即所述上缓冲层和所述下缓冲层,所述上缓冲层缓冲和吸收人行走时对木塑地板的冲击力、振动,所述下缓冲层二次缓冲和二次吸收木塑地板对地面的冲击力、振动。双重的缓冲吸收效果确保所述木塑地板静音效果良好,有效降低人行走在所述木塑地板上时产生的噪音。
所述上缓冲层和所述下缓冲层的厚度范围被合理设置,以保证静音效果的同时节约用料,保证木塑地板整体厚度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晶通塑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晶通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95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合金地台板组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带刻度的室内装潢线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