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偏心填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8774.7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6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洁;刘静;宋宜容;党政;方先金;高琳琳;张宝喾;姬超;樊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创清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汤财宝 |
地址: | 10004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心 填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偏心填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污水处理中运用活性污泥技术来解决污水升级达标要求,以缓解企业的水处理压力及污水对人们生活环境的污染。活性污泥技术中,填料为微生物赖以栖息的场所,其性能直接影响着处理效果和投资。
填料性能将直接影响反应过程中活性污泥与污水的混合效率,进而影响废水处理的效果。在使用填料进行水处理过程中,现有的生物填料本体由于形状的原因,导致反应池中活性污泥与污水的接触面不足,使得反应池中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不够充分,水中的有机物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导致水处理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偏心填料,包括内环组件、刀片组件和外环组件;所述外环组件与所述内环组件均为空心圆环;所述内环组件设置于所述外环组件内,且通过所述刀片组件与所述外环组件连接;其中,所述内环组件的中心线偏离所述外环组件的中心线。
其中,所述刀片组件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内环组件和所述外环组件之间的多个刀片。
其中,所述刀片在水平方向上倾斜设置。
其中,所述刀片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且0<α<90°。
其中,所述刀片向所述内环组件的中心线方向设置有弧度。
其中,所述偏心填料的材质为聚乙烯。
其中,所述聚乙烯的密度为0.93~0.96kg/m3。
其中,所述偏心填料整体呈圆柱型。
其中,所述偏心填料的高度为0.8cm~3cm,直径为1cm~3cm。
(二)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偏心填料,解决了现有水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与污水的接触面不足,使得反应池中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不够充分,水中的有机物得不到有效的处理的技术问题;而本发明的偏心填料由于重心位于填料的一侧,在反应池中作用时,能够增加水力搅拌的强度,使水体处于紊流状态,从而使得反应池中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使水中的有机物得到高效处理,起到更高效的处理效果;并且本发明的偏心填料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水处理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偏心填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环组件;2.刀片组件;3.内环组件。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偏心填料,整体构造为圆柱形,自内由外由内环组件3、刀片组件2和外环组件1三部分构成;内环组件3为空心圆环,位于填料整体的一侧。外环组件1空心圆环,位于填料整体的外侧;内环组件3的圆环外侧与刀片组件2相接,刀片组件2与外环组件1的内侧相接。
刀片组件2包括间隔设置于内环组件3和外环组件1之间的多个刀片;刀片在水平方向上倾斜设置且刀片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且0<α<90°;刀片向所述内环组件的中心线方向设置有弧度,刀片的长度随与空心部分的距离而渐变。上述对刀片组件2的设置能够增加水力搅拌的强度,使得反应池中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使水中的有机物得到高效处理,起到更高效的处理效果。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偏心填料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制成,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中不同的需要进行调节,密度一般调节到0.93~0.96kg/m3的区间内;对于这个密度区间的聚乙烯来说,在进行微小搅动时,填料很容易处于流化状态,通过水流的回旋翻转,废水可以与生长与填料上的生物膜广泛而频繁的接触,强化了传质过程,增大了传质面积和效率。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偏心填料整体呈圆柱型,其高度为0.8cm~3cm,直径为1cm~3cm,重心位于填料侧面;上述参数和结构的设计能够大大的提高填料在水中撞击的频率,使得水体处于紊流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创清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创清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87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