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晚粳新品种X粳R77的选育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08685.2 申请日: 2017-03-31
公开(公告)号: CN106982734A 公开(公告)日: 2017-07-28
发明(设计)人: 王文余;陈海洲;张华胜;吴文革;习敏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市友鑫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友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H1/02 分类号: A01H1/02;A01H1/04
代理公司: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代理人: 许志勇
地址: 230011 安徽省合肥市新蚌***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新品种 r77 选育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植物育种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晚粳新品种X粳R77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籼稻是栽培稻的一个亚种。最先由野生稻驯化形成的栽培稻。与粳稻比较:分蘖力较强;叶片较宽,叶色淡绿,叶面茸毛较多;谷粒细长。稃毛短少,成熟时易落粒,出米率稍低;蒸煮的米饭黏性较弱,胀性大;比较耐热和耐强光,耐寒性弱。主要分布在中国和南亚、东南亚各国,以及热带非洲。中国主要分布在淮河、秦岭以南地区和云贵高原的低海拔地区。

粳稻是水稻的一个品种。粳稻需要日照时间短,但生长期长,比较耐寒,米质粘性强,米粒短圆,蛋白质含量较高,口味好。粳稻碾出的米叫“粳米”,有的地方把“粳米”称作“大米”,其实粳米只是大米(稻米)的一个品种。主产我国黄河流域、北部和东北部;在南方则分布于海拔1800米以上,较耐冷寒,是为中纬度和较高海拔地区发展形成的亚种。

籼稻和粳稻通过杂交也可以获得杂种,但杂种一代的结实率较低。籼稻的许多性状比粳稻更近似于普通野生稻,因而认为籼稻是基本型,而粳稻是变异型。

籼、粳是两个不同属性的缘亲稻品种,目前籼、粳能亲和配组利用的品种几乎不多见,在选育粳两系不育系时,存在材料互用时亲和率低,选育出的粳两系不育系的产量低、米粒的质量差、抗病性和是影响都比较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针对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选育粳两系不育系时存在材料互用时亲和率低以及选育出的粳两系不育系的产量低、米粒的质量差、抗病性和是影响都比较弱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晚粳新品种X粳R77的选育方法,选育出的晚粳新品种X粳R77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抗病性好、适应性强、丰产性强等突出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晚粳新品种X粳R77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武育粳9746变异株作母本与鑫粳2号B变异单株作父本,同年南北穿梭选育,经5年8个世代系统选育,选育得到晚粳新品种X粳R77。

进一步地,该方法具体为:

N年春,在北方用武育粳9746变异株作母本与鑫粳2号B变异单株作父本进行杂交,收获种子F1;N为正整数;

N年冬,在南方种植种子F1,进行混收,收获种子F2;

N+1年春,在北方种植种子F2,在病圃选取稻瘟病、纹枯病病害不高于5级的单穗,收获种子F3;

N+1年冬,在南方种植种子F3,选取植株矮、穗型较大的单穗,收获种子F4;

N+2年春,在北方种植种子F4,在病圃选取稻瘟病、纹枯病病害不高于5级的单穗,收获种子F5;

N+2年冬,在南方种植种子F5,选取植株矮、穗型较大、结实率85%以上的单穗,收获种子F6;

N+3年春,在北方种植种子F6,在病圃选取综合性状优良的单穗,收获种子F7;其中,综合性状优良具体是指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不高于5级,植株矮、穗型较大、结实率85%以上;

N+3年冬,在南方种植种子F7,选取分蘖力强的单穗,收获种子F8;

N+4年春,在北方种植种子F8,得到的种子株系农艺性状基本稳定,定名:X粳R77;

其中,南方为东经108°37′-111°05′与北纬3°30'-20°18'的地方,北方为东经114°54′-119°37′与北纬29°41′-34°38′的地方。

进一步地,武育粳9746变异株通过以下方法选育得到:系合肥市友鑫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在武育粳9746生产田中选择的一株变异单株,同年南方北方穿梭选择,经过3年6个世代于系统选育而成的常规粳稻新品种,经室内考种,田间选择,分蘖性较好,穗大粒多,千粒重较大,生育期适中,耐低温性强,抗病性好、抗倒性强的单株混收。

进一步地,鑫粳2号B变异株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系合肥市友鑫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在鑫粳2号B繁殖田中选择的一株变异单株,同年南方北方穿梭选择,经过3年6个世代系统选育而成的常规晚粳稻新品种,经室内考种,田间选择,分蘖性较好,穗大粒多,千粒重重,生育期较短,播期弹性长,耐低温,抗倒性较好的单株混收。

南方为东经108°37′-111°05′与北纬3°30'-20°18'的地方,北方为东经114°54′-119°37′与北纬29°41′-34°38′的地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选育出的粳稻品种X粳R77亲和率好、出生育期短,为以后创制出粳两系不育系奠定核心基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友鑫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友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未经合肥市友鑫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友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86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