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器差压回路的检验方法及检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6989.5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0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毅斌;易孝峰;周晨晖;卓俊沣;蔡阳扬;曾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漳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4 | 分类号: | G01R31/04;G01R31/06;G01R29/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器 回路 检验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容器差压回路的检验方法及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器差压保护已广泛应与于大容量电容器组,其二次侧回路接线正确性一直是电容器差压回路校验的重点。以往电容器差压保护常用拆解二次线的方法进行校验,该方法的弊端在于拆接线工作量大,复线过程中易出现错接、虚接线等现象,且该方法不仅无法校验放电线圈的变比及极性,而且也无法校验保护装置差压逻辑的正确性和灵敏性,在验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差压保护因回路问题而误动作,造成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容器差压回路的检验方法及检验装置,其克服了现有电容器差压二次回路校线过程中所存在的拆接线工作量大,复线过程中出现错接、虚接线等问题,有效解决人工校线错误率高等问题,还可校验电容器放电线圈变比、极性以及正确性,保护装置差压逻辑的正确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容器差压回路的检验方法,所述电容器差压回路包括电容器一次侧接线和电容器二次侧回路,该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电容器二次侧回路中的两侧端子x1与x2短接后接入大地,将电容器二次侧回路中的a1、a2接线点与开关柜试验端子上的保护装置连接;
S2:使用专用电压发生装置,在电容器一次侧接线的抽头A1、X之间施加电压U1,在电容器一次侧接线的抽头A2、X之间施加电压U2;
S3:采用高精度采集装置,测量电容器差压保护装置两端的电压值u;
S4:利用软件计算步骤S3中x1与a1端子之间的理论二次侧电压值u1'、x2与a2端子之间的理论二次侧电压值u2'以及电容器差压保护装置两端的理论电压值u';
S5:将步骤S3中所测量的保护装置两端的电压值u与S4中软件计算装置两端的理论电压值u'进行大小比较,通过预先设定的差值门槛,根据其比较时的差值大小校验差压回路接线的正确性。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增加的电压U1、U2分别至少进行三次加压,且加压时U1、U2两者的相位相同、幅值不同。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4中u′=u1′-u2′。
一种电容器差压回路的检验装置,包括便携式校验装置,该便携式检验装置的电压输出与电容器一次侧线路连接,该便携检验装置的电压输入与电容器二次侧回路连接;并且所述便携式校验装置还包括专用电压发生器、电源箱、电压数据记录仪及高精度采集装置;该专用电压发生器与电容器一次侧连接,高精度采集装置一端与电容器二次侧端子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专用电压器输入端为额定电压为工频交流220V,输出端为多个不等量程的可调电压输出端口,输出可调节,不同大小的交流电压。
作为优选,所述便携式校验装置还包括人机对话界面,且该人机对话界面设有若干多功能按钮。
作为优选,所述便携式检验装置还包括软件计算、数据分析、数据记录与存储部分。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检验方法简单易行,通过对电容器本体的一次侧线路加压,并采用不同的加压方式,测量二次侧回路中各端子之间的电压值,与理论计算值做比较,校验二次侧回路接线的正确性,并给出相应提示,同时也有效减少了差压回路对线过程中的拆接线、对线工作量。
2.本发明的检验方法通过一次侧加压的方法,确定了差压接线方式下放电线圈极性、二次线的相互关系,保护装置侧感受二次电压的方法,可以校验放电线圈的变比、极性,并且也可以有效校验保护装置动作的正确性。
3.本发明的检验方法通过仪器加压,软件计算值与实测值校对,判别回路接线的正确性,可有效的减少拆接线工作,校核电压等工作量,还可减少二次回路错接,虚接等问题,复线时接线错误的风险。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种电容器差压回路的检验方法及检验装置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容器差压回路检验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漳州供电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漳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69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