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脸识别的个性化界面推送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5877.8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9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方磊;郑文彬;易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0 | 代理人: | 蒋雅洁,张颖玲 |
地址: | 3100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识别 个性化 界面 推送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脸识别的个性化界面推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应用系统往往会准备多种用户界面或者多种界面显示内容供用户选择,并且可以依据偏好推荐机制提供与用户的偏好对应的界面和内容,比如,对于男性用户往往展示男性主题的界面,而对于女性用户来说则可以展示女性主题的界面。
偏好推荐机制的本质是利用用户的注册信息、浏览信息、以及评论、关注等交互信息来为用户做协同推荐,即个性化推荐。然而,在用户为新用户或者不同用户使用同一账户的场景,例如在网吧场景等多账户使用同一PC终端的场景中,应用系统中没有留下新用户的历史操作数据,所以无法获取用户的喜好,从而无法做出适合用户需求的推荐。
这时候便可以进行冷启动,冷启动是指通过不同的维度获取用户的基本特征等信息进行粗粒度的个性化推荐的过程。这时一般需要借助用户的背景资料,或者引导性地让用户手动选择性别、年龄等标签信息来设置首次要展示的界面和内容。
或者,也可以暂时用热门启动替代个性化推荐来,等用户产生操作数据后,再根据新的用户操作数据更新个性化推荐列表。
以上解决方法较为繁琐或者不能及时进行个性化推荐。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脸识别的个性化界面推送方法及装置,以方便及时地进行与用户相匹配的应用界面和推荐内容推送。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脸识别的个性化界面推送方法及装置,包括:接收用户端在应用启动时调用摄像头获取的用户面部图像,根据所述用户面部图像提取用户特征;
基于所述用户特征建立用户特征标签;
根据所述用户特征标签获取与所述用户特征标签匹配的应用界面和推荐内容,将所述应用界面和所述推荐内容向用户推送。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面部图像提取用户特征,包括:
提取所述用户的年龄组、性别、有无眼镜、当前情绪中至少一种用户特征。
上述方案中,所述据所述用户特征标签获取与所述用户特征标签匹配的应用界面和推荐内容,包括: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确定与所述用户特征匹配的应用界面和推荐内容。
上述方案中,所述据所述用户特征标签获取与所述用户特征标签匹配的应用界面和推荐内容,还包括:
根据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获取与所述用户特征标签相似度较高的用户类型感兴趣的应用界面和推荐内容。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特征标签获取与所述用户特征标签匹配的应用界面和推荐内容,还包括:根据当前热点、当前节日以及所述用户特征标签获取与所述用户特征标签匹配的应用界面和推荐内容。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面部图像提取用户特征,包括:
基于小波变换获取所述用户面部图像的高频子图和低频子图;
对所述高频子图和低频子图使用LBP算子提取所述用户特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脸识别的个性化界面推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提取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端在应用启动时调用摄像头获取的用户面部图像,并根据所述用户面部图像提取用户特征;
建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特征建立用户特征标签;
推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特征标签获取与所述用户特征标签匹配的应用界面和推荐内容,将所述应用界面和所述推荐内容向用户推送。
上述方案中,所述提取单元还用于:
提取所述用户的年龄组、性别、有无眼镜、当前情绪中至少一种用户特征。
上述方案中,所述推送单元还用于: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确定与所述用户特征匹配的应用界面和推荐内容。
上述方案中,所述推送单元还用于:根据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获取与所述用户特征标签相似度较高的用户类型感兴趣的应用界面和推荐内容。
上述方案中,所述推送单元还用于:根据当前热点、当前节日以及所述用户特征标签获取与所述用户特征标签匹配的应用界面和推荐内容。
上述方案中,所述提取单元还用于:
基于小波变换获取所述用户面部图像的高频子图和低频子图;
对所述高频子图和低频子图使用LBP算子提取所述用户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未经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58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