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双工无线通信装置、方法和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4153.1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2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B1/56;H04L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方高明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工 无线通信 装置 方法 移动 终端 | ||
1.一种全双工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模块、抵消模块、接收模块和双反馈控制模块;
所述发射模块,用于在所述双反馈控制模块控制下、将部分发射信号作为耦合信号耦合至所述抵消模块,并输出所述发射信号;
所述抵消模块,用于在所述双反馈控制模块控制下、对所述耦合信号进行调制生成抵消信号并输出至所述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获取基站发射的包含干扰信号的射频信号,并对所述射频信号、抵消信号进行叠加以消除所述干扰信号生成接收信号,并将所述接收信号分别输出至所述双反馈控制模块、接收端;
所述双反馈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和预设基准信号生成用于反馈控制所述发射模块的第一控制信号和用于反馈控制所述抵消模块的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耦合信号的耦合系数,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抵消信号的抵消系数;
所述抵消模块为反相增益放大器,所述反相增益放大器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对所述耦合信号进行反相放大处理生成所述抵消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双工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模块包括发射天线和定向耦合器;
所述定向耦合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将部分所述发射信号耦合至所述抵消模块;所述发射信号经所述定向耦合器后由所述发射天线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双工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包括接收天线、叠加单元和功分单元;
所述接收天线用于获取基站发射的包括干扰信号的射频信号;
所述叠加单元用于对所述射频信号、抵消信号进行叠加并消除所述干扰信号生成接收信号;
所述功分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信号分别输送至所述双反馈控制模块、接收信号接收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双工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加单元为加法器或合路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双工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分单元为功分器或巴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双工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反馈控制模块包括微控制单元、比较器和存储单元;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预设基准信号;
所述比较器用于比较所述预设基准信号和所述接收信号并输出判断结果信号;
所述微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判断结果信号生成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双工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反馈控制模块还包括数模转换单元,所述数模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所述比较器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
8.一种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发射模块对部分发射信号进行耦合生成耦合信号,并输出所述发射信号;
对所述耦合信号进行调制并生成抵消信号;
获取射频信号中的干扰信号,并将所述射频信号、抵消信号进行叠加,消除所述干扰信号生成接收信号;
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和预设基准信号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直到所述接收信号在所述预设基准信号的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耦合信号的耦合系数,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抵消信号的抵消系数;其中,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耦合系数的调节;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反相增益放大器的增益系数,对耦合信号进行反相放大处理生成所述抵消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接收信号和预设基准信号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基准信号,并对所述预设基准信号进行存储;
比较所述预设基准信号和所述接收信号并输出判断结果信号;
根据所述判断结果信号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空控制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双工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系数的控制优先级高于所述抵消系数的控制优先级。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全双工无线通信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41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