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用于电连接器的分级式锁紧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3607.3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2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燕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7 | 分类号: | H01R13/627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合伙) 51213 | 代理人: | 罗韬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连接器 分级 式锁紧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电连接器的分级式锁紧组件,属电连接器结构,包括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插头壳体的外部设有一级挂鼻与二级挂鼻,一级挂鼻与二级挂鼻的中部附近均活动安装在插头壳体上,二级挂鼻置于一级挂鼻的上方,一级挂鼻与二级挂鼻的末端上分别设有第一解锁部与第二解锁部;插头壳体的外部还活动安装有二次锁紧滑块等结构;通过在插头壳体上的一级挂鼻与二级挂鼻,使两者呈杠杆式的结构分别与插座壳体上的一级挂台、二级挂台进行挂合,从而在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之间形成分级式的锁紧结构,能够控制电连接器内的功率接触组件和信号接触组件的分离时间差,有效解决电连接器在高压分离时因分离速度过快导致产生电火花等分离故障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结构,更具体的说,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可用于电连接器的分级式锁紧组件。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一般由插头和插座组成,插头和插座插合后连接器中公母接触件方能接触,使电路由分断状态转为接通,为保证电连接器在不同工况下都能正常工作,电连接器中一般都设置有锁紧结构,以保证电连接器工作过程中公母接触件的可靠接触。出于安全等方面因素的考虑,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要求高压电连接器需具有高压互锁(HVIL)功能,即需要使用一个控制信号对高压回路进行控制。即将高压线路完成物理连接后,还需要由控制信号来控制导通,然后才能让高压线路开始通电工作;同理,在断开高压回路时,应当使控制信号先断开,将高压线路的电流切断,然后再从物理上断开高压线路的连接。现有的电连接器在实现上述功能时,主要是通过控制接触件的接触长度来实现的,即功率接触件(用于高压回路)的长度设计的比信号接触件(用于控制回路)长,以此来达到连接器在插合和分离时能够实现高压线路“先接触,后断开”的使用要求;但该长短针结构虽然能实现控制回路对高压回路的通断控制,但是高压回路在断电后的瞬间,还存在一个能量释放过程,而连接器在头座解锁分离时,分离速度有可能很快,使得信号接触件和功率接触件几乎同时断开,此时有可能因为高压线路的能量释放而产生电火花等分离故障,可见现有的带一级锁紧结构的电连接器已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要求。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电连接器锁紧结构进行研究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用于电连接器的分级式锁紧组件,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在高压分离时易因分离速度过快而产生电火花及其它分离故障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可用于电连接器的分级式锁紧组件,包括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所述插头壳体的外部设有一级挂鼻与二级挂鼻,所述一级挂鼻与二级挂鼻的中部附近均活动安装在插头壳体上,且所述二级挂鼻置于一级挂鼻的上方,所述一级挂鼻与二级挂鼻的末端上分别设有第一解锁部与第二解锁部;所述插头壳体的外部还活动安装有二次锁紧滑块,所述二次锁紧滑块的前端设有悬臂挂鼻,所述悬臂挂鼻与一级挂鼻的位置相对应,用于由悬臂挂鼻在一级挂鼻挂合后挂合在一级挂鼻的外部;所述插座壳体外部设有与所述一级挂鼻与二级挂鼻相对应的一级挂台与二级挂台。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一级挂鼻与二级挂鼻之间具有锁紧块收容腔,所述二次锁紧滑块安装于所述锁紧块收容腔,且所述锁紧块收容腔两侧设有与所述二次锁紧滑块相配合的滑槽。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二次锁紧滑块的两侧均设有防脱挂鼻与指示凸起,且所述插头壳体的两侧均设有与防脱挂鼻相对应的锁止定位窗,以及与指示凸起相对应的解锁指示窗。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二次锁紧滑块的末端上设有第三解锁部,所述第三解锁部向上凸起。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悬臂挂鼻置于二次锁紧滑块两侧的中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插头壳体的内腔与插座壳体的外部轮廓相吻合。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解锁部与第二解锁部的上部均设有防滑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36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