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播再生水稻的高产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03368.1 申请日: 2017-03-30
公开(公告)号: CN106912339A 公开(公告)日: 2017-07-04
发明(设计)人: 聂立孝;董煌林;彭少兵;黄见良;崔克辉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G16/00 分类号: A01G16/00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代理人: 董路,王敏锋
地址: 430070 ***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直播 再生 水稻 高产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直播再生水稻的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再生指的是采用一定栽培措施,使头季水稻收割后稻桩上休眠芽萌发生长成穗而收割的一季水稻。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日产量高、省种、省工、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是南方稻区种植一季稻热量有余而种植双季稻热量又不足的地区及双季稻区只种一季中稻的稻田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稻田单位面积稻谷产量和经济收入的措施之一。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同时由于种子包衣技术、防倒伏技术、新型除草剂、超级杂交稻、新型直播机等配套技术体系的不断改进,直播水稻以其省工、省力和经济效益显著等突出特征,在南方稻区再度兴起。

然而目前再生稻主要采取传统移栽的种植方式,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短缺,现阶段水稻生产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而将直播和再生稻结合,发展直播条件下的再生稻,可大幅减少劳动成本。直播再生稻作为更加轻简的栽培模式,符合当代农业轻简化发展的趋势。目前关于直播再生稻的再生情况、产量表现以及可行性问题缺乏研究。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直播再生水稻的高产栽培方法,该方法能够保障粮食产量的前提下,方法易行,操作简便,减少了劳动投入,提高了种植效率,促进了农民增收,为再生稻的发展开辟了一种新的途径。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播再生水稻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品种选择:

选择分蘖能力强、茎杆粗壮、耐低温,头季不早衰、头季生育期125-135天、全生育期190-210天和株高110-130cm的水稻品种;

2、精细整地:

播种前10-20天灌水翻耕并将杂草翻埋,播种前3天将地耙烂耙平至田间无积水与杂草;

3、消毒及催芽:

先将种子进行杀菌消毒,然后将种子在45-55℃下浸泡破胸,接着将种子在35-40℃下保温保湿催芽直至露白,再降温至常温,继续催芽至芽长半粒谷,根长一粒谷;

4、播种:

每年4月5日至4月15日播种,选择晴朗天气播种,播种量为30-60kg ha-1

5、防除杂草:

采取先封闭后补除的方法:播种后喷施封闭除草剂,并保持田面无积水、湿润状态,三叶一心期后根据田间杂草形势选择相应的除草剂防除;

6、施肥管理:

头季施N肥140-160kg ha-1,按质量比基肥:分蘖肥:幼穗分化肥=1:1:1的比例施用;头季施K肥80-120kg ha-1,按质量比基肥:幼穗分化肥=1:1的比例施用;头季施P肥30-50kg ha-1,全部做基肥施入,再生季促芽肥于头季抽穗后10-20天且田间灌水后施用,施N肥60-80kg ha-1和施K肥30-40kg ha-1,再生季提苗肥于头季收割后三天内结合灌水施用,施N肥60-80kg ha-1

7、水分管理:

头季出苗直至三叶一心期,保持土壤湿润、田面无水层,三叶一心期后灌水,待自然落干再灌水,如此干湿交替,在水稻有效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始期进行晒田处理,头季收割后灌水,一直保持潜水层直至再生季灌浆期;

8、头季收割:

完熟期收割,留桩35-45cm,保留倒二节以腋芽;

9、病虫综合防治:

整个生长过程中严格控制病虫害,及时喷洒杀虫剂,分蘖盛期和抽穗期各喷施1次防治螟虫药剂,在破口期喷施预防稻瘟病药剂。

进一步,所述的种子杀菌消毒为: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多福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配制成500倍质量浓度的消毒液进行浸种消毒48小时。

进一步,所述的封闭除草剂为扫弗特,所述的扫弗特为30%扫弗特乳油,施用量为150-200ml/亩。

进一步,所述的三叶一心期后根据田间杂草选择除草剂防除,具体防除措施如下:千金子选用千金乳油防除;防除大龄稗草选用稻杰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选用使它隆、唑草酮或灭草松防除,防除措施在杂草发生初期进行。

进一步,所述的防治螟虫药剂为氟虫腈与三唑磷微乳剂、敌百虫、毒死蜱、稻腾、丙溴磷、三唑磷、锐劲特、水胺硫磷或阿维菌素,所述的预防稻瘟病药剂为三环唑、稻瘟灵、克瘟散或异稻瘟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33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