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影像投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2282.7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8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施宏林;陈威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及至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9/31 | 分类号: | H04N9/31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章侃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群组 光源模块 驱动单元 控制模块 电性连接 影像投射装置 投影光束 影像信号 传送 方向移动 微镜模块 影像投射 高画质 投射 影像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影像投射装置,其包括:一控制模块、一第一光源模块以及一第二光源模块。第一光源模块以及第二光源模块均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第一光源模块包括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电性连接于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一发光群组。第二光源模块包括第二驱动单元以及电性连接于第二驱动单元的第二发光群组。从控制模块所提供的第一影像信号通过第一驱动单元而传送至第一发光群组,且从控制模块所提供的第二影像信号通过第二驱动单元而传送至第二发光群组。第一发光群组所产生的第一投影光束与第二发光群组所产生的第二投影光束沿着相同的方向移动且同步投射在微镜模块上。借此,本发明能在一预定时间内完成更高画质的影像投射,以提升影像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影像投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提升影像质量的影像投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影像投射装置,尤其是激光影像投射装置的投影方式,是于单位时间内将一激光束投射在微镜模块上,依照直列或横列的固定方向,将光束逐行扫描投影至微镜模块上,以呈现完整影像。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激光影像投射装置可投射出的影像质量仍有改进空间。虽然因光速大于人眼可辨识之分辨率,人眼无法觉察每一投影光束的时间差,然现有的影像投射装置在单位时间内所投射的影像光束无法满足对高画质,例如实际显示分辨率规格为1920×1080以上的影像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影像投射装置,特别是可一种可提升影像质量的投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影像投射装置,其包括:一控制模块、一第一光源模块以及一第二光源模块。所述第一光源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光源模块包括一第一驱动单元以及一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一发光群组。所述第二光源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光源模块包括一第二驱动单元以及一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第二发光群组。其中,从所述控制模块所提供的一第一影像信号通过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而传送至所述第一发光群组,且从所述控制模块所提供的一第二影像信号通过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而传送至所述第二发光群组。其中,所述第一发光群组所产生的一第一投影光束与所述第二发光群组所产生的一第二投影光束沿着相同的方向移动且同步投射在一微镜模块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光群组包括一第一红色激光光源、一第一蓝色激光光源以及一第一绿色激光光源,且所述第二发光群组包括一第二红色激光光源、一第二蓝色激光光源以及一第二绿色激光光源。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投影光束与所述第二投影光束同步投射在所述微镜模块上,以形成并列的多个扫描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一种影像投射装置,其包括:一控制模块、一第一光源模块以及一第二光源模块。所述第一光源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光源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驱动单元以及一电性连接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一发光群组。所述第二光源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光源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驱动单元以及一电性连接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第二发光群组。其中,从所述控制模块所提供的一第一影像信号通过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而传送至所述第一发光群组,且从所述控制模块所提供的一第二影像信号通过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而传送至所述第二发光群组。其中,所述第一发光群组所产生的一第一投影光束与所述第二发光群组所产生的一第二投影光束沿着相同的方向移动且同步投射在一微镜模块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影像信号的其中一部分通过其中一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而传送至所述第一发光群组,且所述第一影像信号的另外一部分通过另外一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而传送至所述第一发光群组,其中,所述第二影像信号的其中一部分通过其中一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而传送至所述第二发光群组,且所述第二影像信号的另外一部分通过另外一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而传送至所述第二发光群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及至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及至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22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