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形状平缓的覆盖件冲压生产中后工序的工艺孔及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2228.2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4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向小汉;关来德;莫文锋;杨南;蓝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9 | 代理人: | 高玉滨 |
地址: | 545005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形状 平缓 覆盖 冲压 生产 工序 工艺 定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覆盖件车身零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形状平缓的覆盖件冲压生产中后工序的工艺孔及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盖内外板总成一般由外板和内板包合而成,内板起到增强刚性的作用,作为外观件,外板的表面质量要求高。与一般的冲压件比较,汽车发动机盖外板薄、表面质量要求高、配合部分协调性高等特点。
大多数汽车发动机盖外板的冲压工序分为4步,前两序分别是拉延、修边冲孔,后面两工序内容主要是翻边、侧翻边。图1为汽车发动机盖外板,由于汽车发动机盖外板产品尺寸较大,表面光滑平整,没有明显的凸凹处,在后序冲压时难以找到可靠的定位面。在修边冲孔工序,由于有拉延工艺补充部分,可以用拉延件形面上的工艺补充部分作为定位面,如图2所示,拉延件四周凸凹型面较多,定位不成问题;而在修边之后的冲压工序的定位是一个难点,传统的以外边来定位是无法保证定位精度,冲压过程零件的窜动是不可避免的,定位不稳定会造成各冲压件的外形尺寸有差别,无法满足批量生产的产品质量要求。
汽车发动机盖外板的冲压工艺中前两步分别是拉延和修边冲孔,后面的工作内容是翻边、侧翻边,由于切去外周后的零件形状平坦,定位困难。如果以产品上已冲的孔作为定位用孔,工序件在冲压时的窜动会破坏孔的精度,这样只能以外边来定位,即传统的定位方式。
传统的定位方式如图3所示,周边定位器采用导向块式定位器11、圆柱销式定位器12,共8个定位器。但是,由周边定位器对板料(零件)外形定位会存在定位不稳的问题。冲压时压料板下行,压料板先接触板料,由于受力不平衡,零件在前后、左右方向上始终处于运动状态,在冲压过程中无法保证零件的确切位置,不能保证批量生产中冲压件的一致性和重复性,极易出现产品质量不合格即报废的情况,不能满足批量生产的质量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和实际情况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盖外板冲压生产中后工序的工艺孔,解决汽车发动机盖外板这一类形状平坦的覆盖件冲压生产中后工序的定位问题,在不影响材料利用率的前提下,做到定位准确可靠,使每个冲压产品具备一致形,保证覆盖件批量冲压生产时的质量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形状平缓的覆盖件冲压生产中后工序的工艺孔,所述工艺孔为周边倒圆的等边三角形,大小为与φ3~φ6的圆内切,所述工艺孔作为修边冲孔之后各工序中零件精确定位用,设置在拉延工艺补充部分。
优选地,所述工艺孔的内切圆的直径为4mm。
优选地,所述工艺孔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个。
一种形状平缓的覆盖件在修边之后的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修边冲孔工序中,在拉延工艺补充部分,设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孔;
2)以导向块式定位器、圆柱销式定位器作为粗定位,以圆柱形定位销插入所述工艺孔内进行精确定位,定位器和定位销上部倒斜角,让工件自动导入、滑下,保证定位稳定性;
3)在最后一个工序,工件定位后,切掉拉延工艺补充部分的工艺区域,定位孔所在部分的材料作为废料滑出。
有益效果:
本发明形状平缓的覆盖件冲压生产中后工序的工艺孔,保证汽车发动机盖外板这一形状平缓的覆盖件快速准确定位,定位精度高,冲压生产操作方便,产品一致性好,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产品合格率高。
汽车发动机盖外板大多分四个冲压工序,第一个工序为拉延,第二个工序为修边冲孔,本技术的工艺孔在第二工序冲出,在第三、第四工序中均用此作为定位孔,在第四工序完成切断分离,定位孔所在部分的材料作为废料滑出。
1.综合考虑了零件工艺特点、模具结构等因素,在拉延工艺补充位置冲出两个定位工艺孔,此定位孔在废料区,不影响材料利用率。
2.在第二工序修边冲孔冲出这两个定位孔,在第三工序、第四工序均以此两孔作为工作时的精确定位孔,以导向块式定位器和圆柱销式定位器作为粗定位,定位稳定可靠,不受外力如上模压料板压料力不平衡的影响,保证产品一致性。
3.工艺孔不用圆形,而是采用两个等边三角形内孔,能确保圆柱形定位销很方便插入孔内,且不影响定位精度。
4.增加工艺孔后,没有加大模具外形,保持模具结构紧凑。
总的说来,工艺路线合理,生产操作性强,外观质量得到了保证,有利于后工序发动机盖外板与内板的包边。
附图说明
图1 汽车发动机盖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2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芯智能自动卷制设备
- 下一篇:一种能够快速更换的冲压模具斜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