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光分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9542.X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4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林军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宇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G02B6/40 |
代理公司: | 宁波浙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8 | 代理人: | 王明超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分路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组合式光分路器,包括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插接而成的分路器壳体,第一壳体内并列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孔,第二壳体内设置有若干与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每个第一安装孔与相应第二安装孔配合构成安装孔道;每个安装孔道的第一安装孔内设置有输入端光纤阵列,相应安装孔道的第二安装孔内设置有平面波导芯片和输出端光纤阵列,输入端光纤阵列、平面波导芯片及输出端光纤阵列呈匹配设置。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在分路器壳体内并列设置多个安装孔道,使得可以同时装配多组信号通路,信号传输功能较为多样,使用较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光分路器。
背景技术
随着平面光波导器件的广泛使用,平面波导光分路器作为光纤到户网络的核心器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平面波导光分路器主要由输入端光纤阵列、平面波导芯片和输出端光纤阵列等部件组成。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平面波导光分路器,通常采用“一壳一组”的安装结构,即每个分路器壳体内仅装配有一组呈匹配设置的输入端光纤阵列、平面波导芯片及输出端光纤阵列。这种光分路器的缺陷在于:由于采用“一壳一组”的装配方式,使得信号传输功能较为单一,如若应用于多种不同信号传输环境时,则需要配套安装多个上述分路器,如此一来,容易造成线路布置杂乱、无章,导致使用较为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式光分路器,其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在分路器壳体内并列设置多个安装孔道,使得可以同时装配多组信号通路,信号传输功能较为多样,使用较为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光分路器,包括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插接而成的分路器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并列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每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与相应所述第二安装孔配合构成安装孔道;
每个所述安装孔道的第一安装孔内设置有输入端光纤阵列,相应所述安装孔道的第二安装孔内设置有平面波导芯片和输出端光纤阵列,所述输入端光纤阵列、所述平面波导芯片及所述输出端光纤阵列呈匹配设置;
所述输入端光纤阵列包括输入端阵列基座、输入端光纤及光纤插针,所述输入端阵列基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输入端光纤及所述光纤插针对插于所述输入端阵列基座内,并且所述输入端光纤与所述光纤插针光耦合接触;所述输出端光纤阵列包括输出端阵列基座和输出端光纤,所述输出端阵列基座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平面波导芯片及所述输出端光纤对插于所述输出端阵列基座内,并且所述平面波导芯片与所述输出端光纤光耦合接触;所述光纤插针的自由端插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且所述光纤插针与所述平面波导芯片光耦合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插接端的内壁上沿插接方向设置有若干凸筋,所述第二壳体插接端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凸筋一一对应的限位槽,所述凸筋的外端设置有卡槽,所述限位槽的内端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卡块。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端阵列基座靠近所述输入端阵列基座的一端延伸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与所述光纤插针匹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套的壁上沿轴向设有若干缺口,所述导向套与所述输出端阵列基座的连接处设置有环槽,所述导向套的外部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环槽相适配的凸环。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端阵列基座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所述输出端阵列基座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均通过销钉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宇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宇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95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