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云平台验证技术的移动硬盘密钥生成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9473.2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5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以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宁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2;G06F21/64;G06F21/78;G06F21/80;H04L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750004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平台 验证 技术 移动硬盘 密钥 生成 方法 系统 | ||
一种基于云平台验证技术的移动硬盘密钥生成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在远程服务器配置存储移动硬盘对应的唯一识别编码,并在远程服务器中配置多套移动硬盘权限驱动加载程序以及硬盘运行基本驱动加载程序,配置每套权限驱动加载程序对应的文件打开权限;S2、在远程服务器中配置移动硬盘可信设备名单;S3、获取移动硬盘加载信息,将移动硬盘加载信息以及加载对应的设备信息发送到远程服务器;S4、远程服务器配置移动硬盘中合法用户对应的文件打开权限;S5、远程服务器根据设备信息判断是否处于配置的移动硬盘可信设备名单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盘加解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验证技术的移动硬盘密钥生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硬盘数据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因此硬盘加密技术也成为了众多技术人员所研究的方向。硬盘加密技术是指将用户数据通过某些可逆的加密算法生成新的加密后数据后,保存到硬盘上的技术。该技术对客户资料,商业机密等重要数据信息进行的高安全性保护,防止了未授权的数据访问。即时硬盘被窃取,也很难读取到硬盘上的重要数据。
现有硬盘加密技术方法、装置及系统主要有如下三类:
1)在主机端使用加密软件,对用户写入硬盘的数据进行加密和用户认证;
2)占用硬盘的空间,增加额外的隐藏分区,将认证系统放入隐藏分区,通过从隐藏分区作为系统启动引导,来完成认证和加密;
3)使用硬件加解密数据,但是密钥和密码也存放于磁盘上;
但是现有的磁盘安全加密系统存在如下缺陷:第一,若通过纯软件加密,势必降低了系统的性能;第二,密钥和密码存放于磁盘上,增加了破解磁盘数据的可能性;第三,额外增加磁盘加密认证分区,降低了磁盘的利用率;第四,密钥具有唯一性,不利于授权多用户使用;第五,对主机系统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只能支持某些特定架构或者操作系统的主机,如x86(微处理器)或者IA64(处理器)系统;第六,若需要自带操作系统及文件系统,涉及版权问题和兼容性问题。
综上可知,现有硬盘加密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云平台验证技术的移动硬盘密钥生成方法及系统。
一种基于云平台验证技术的移动硬盘密钥生成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远程服务器配置存储移动硬盘对应的唯一识别编码,并在远程服务器中配置多套移动硬盘权限驱动加载程序以及硬盘运行基本驱动加载程序,配置每套权限驱动加载程序对应的文件打开权限;根据各个移动硬盘对应的唯一识别编码对移动硬盘权限驱动加载程序以及硬盘运行基本驱动加载程序进行加密;
S2、在远程服务器中配置移动硬盘可信设备名单;
S3、获取移动硬盘加载信息,将移动硬盘加载信息以及加载对应的设备信息发送到远程服务器;
S4、远程服务器配置移动硬盘中合法用户对应的文件打开权限;
S5、远程服务器根据设备信息判断是否处于配置的移动硬盘可信设备名单中,不在可信设备名单中时,跳转到步骤S6;在可信设备名单中时,跳转到步骤S9;
S6、远程服务器向设备下发硬盘运行基本驱动加载程序,设备设备获取移动硬盘的唯一识别编码,并对硬盘运行基本驱动加载程序进行解密后,加载硬盘运行基本驱动加载程序后弹出硬盘运行基本驱动加载程序内置身份验证请求信息,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并发送给远程服务器,远程服务器对用户验证的验证信息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判断合法用户对应的文件打开权限,并跳转到步骤S7;
S7、根据合法用户对应的文件打开权限,远程服务器中搜索对应的移动硬盘权限驱动加载程序,并将移动硬盘权限驱动加载程序下发到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宁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夏宁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94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