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的控制优化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8857.2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7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华;李明;黄莹;饶宏;曹润彬;郭铸;黄伟煌;刘涛;陈怡静;李婧靓;童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6 | 分类号: | H02J3/36 |
代理公司: | 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5106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高压 直流 输电 失败 控制 优化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抑制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的控制优化方法和装置,涉及输配电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高压直流输电交流系统故障时触发角控制输出不满足换相需求,换相失败的风险较高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检测逆变站是否发生交流故障;当检测到逆变站发生交流故障时,对整流站的触发角进行修正,改变整流站的晶闸管的触发时间;获取逆变站的换相电压过零点偏移量和换相电压幅值变化量;根据换相电压和换相电压过零点偏移量计算逆变站的关断角调整值,调整逆变站的定关断角的整定值。本发明实施例用于优化高压直流输电的换相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配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抑制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的控制优化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高压直流输电(英文全称: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High VoltageDirect Current,简称:LCC-HVDC)以其技术上和经济上的独特优势,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和全国联网两个方面对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LCC-HVDC采用无自关断能力的普通晶闸管作为换流元件,需要一定强度的交流系统提供换相电压,交流系统故障导致的电压跌落、相角偏移等都易引起换相失败和连续换相失败的发生,这造成直流功率大量损失。随着直流输电工程的大量建设,由某一直流系统换相失败引发的多条直流系统级联换相失败将对电网安全运行带来更严峻的挑战。
在实际的应用中,影响换相失败的因素很多,其中换相电压幅值、换相过零点偏移和直流电流激增都是导致换相失败发生的关键因素,在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期间,交流母线电压的畸变、逆变侧直流电压的降低、直流电流激增使得系统换相面积需求急剧增加,使得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的触发角控制输出已不满足换相需求,换相失败的风险较高。
由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传统高压直流输电交流系统故障时触发角控制输出不满足换相需求,换相失败的风险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抑制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的控制优化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高压直流输电交流系统故障时触发角控制输出不满足换相需求,换相失败的风险较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抑制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的控制优化方法,包括:
检测逆变站是否发生交流故障;
当检测到逆变站发生交流故障时,对整流站的触发角进行修正,改变整流站的晶闸管的触发时间;
获取逆变站的换相电压过零点偏移量和换相电压幅值变化量;
根据换相电压和换相电压过零点偏移量计算逆变站的关断角调整值,调整逆变站的定关断角的整定值。
优选的,获取换相电压幅值变化量,包括:
获取逆变站的额定换相电压和逆变站当前运行的换相电压;
计算逆变站当前运行的换相电压和额定换相电压的差值,得到逆变站的换相电压幅值变化量。
优选的,当检测到逆变站发生交流故障时,对整流站的触发角进行修正,改变整流站的晶闸管的触发时间,包括:
获取整流站的预设触发角以及整流站当前运行的触发角,其中预设触发角为大于0的角度;
当检测到逆变站发生交流故障时,根据修正后的触发角滞后触发整流站的晶闸管,其中修正后的触发角等于整流站当前运行的触发角叠加预设触发角。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抑制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的控制优化装置,包括:
故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逆变站是否发生交流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88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入新能源发电的储能系统跟踪计划出力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