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隧道突水模型试验的承载供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8032.0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4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松;李卫;谭英华;刘人太;王德明;张世杰;李夏;姜其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隧道 模型 试验 承载 供水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突水模型试验的承载供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承载供水箱,所述承载供水箱包括顶板、底板和侧板,所述顶部、底板分别和侧板焊接连接,所述顶板的四角均设有进水孔;所述承载水箱的内部设有多个横向肋板和纵向肋板,所述横向肋板和纵向肋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十”形拼接,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渗水孔,所述承载供水箱的内部中央设有一个起吊圆筒,所述顶板上还设有两个排气孔。本装置功能更多样化,兼具水箱和承载的功能,试验模拟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试验结果更精确,为隧道突水突泥前兆信息规律的研究提供好的试验条件,试验可靠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用于隧道突水模型试验的承载供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深部岩体工程问题已成为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及重点问题。针对深部岩体复杂的力学变形特性,一方面要借助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还必须借助地质力学模型试验进行研究。要开展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就必须拥有模型试验装置。
由于模型试验手段在解决新的复杂工程现象方面的优势,模型试验系统愈加受到重视,由平面向真三维方向发展。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可模拟多种地质条件,开采条件下的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直观反映所研究系统地物理、力学现象,弥补理论分析与现场试验的不足。在满足相应原理的前提下,能够更加准确地对现场方案实施效果进行提前测试,有效避免工程施工后由于方案不合理造成的安全与经济问题。模型试验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国内外岩土与采矿工程界得到了广泛应用,称为开展地下工程研究的必要手段。
目前隧道突水突泥地质模型试验模型还存在实验时无法模拟隧道上部围岩自重形成的应力,供水不足的问题,因此,急需一种兼供水和承载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突水模型试验的承载供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为隧道突水突泥地质模型试验的模型架提供水源,并可均匀传递载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功能更多样化,兼具水箱和承载的功能,试验模拟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试验结果更精确,为隧道突水突泥前兆信息规律的研究提供好的试验条件,试验可靠性更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隧道突水模型试验的承载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供水箱,所述承载供水箱包括顶板、底板和侧板,所述顶部、底板分别和侧板焊接连接,所述顶板的四角均设有进水孔;所述承载水箱的内部设有多个横向肋板和纵向肋板,所述横向肋板和纵向肋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十”形拼接,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渗水孔,所述承载供水箱的内部中央设有一个起吊圆筒。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上还设有两个排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孔与排气管相连,所述排气管上设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孔与供水管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和底板上与起吊圆筒相对应的位置上均设有圆形的起吊孔。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孔和起吊孔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渗水孔之间的间距为50mm。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供水箱内部还设有多个斜向肋板,所述斜向肋板与相邻的横向肋板和纵向肋板形成千斤顶承载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肋板、纵向肋板和斜向肋板上均设有流通孔。
一种用于隧道突水模型试验的承载供水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千斤顶承载位置对承载供水箱施压,模拟隧道上部围岩自重形成的应力,承载至一定程度时停止加压;
(2)对承载供水箱的两侧和顶部进行密封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80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式喷水器
- 下一篇:净水器(L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