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括填料的污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8015.7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5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邵媛媛;李明;祝京旭;恩格拜;李颖;张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西敦津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创博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51 | 代理人: | 张波涛,管莹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青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括 填料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包括填料的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逐渐增加,同时污水排放量也越来越大,中国的水资源形势岌岌可危。通过分析水质发现化学需氧量、“三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以及总磷等污染指标超标严重,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绿色技术,尽量减少废物产生,提高水质质量,但效果仍未太明显,为了使得水资源能够可持续发展,废水处理技术则显得非常重要,尤其现在就地处理废水技术太少,不能使得废水及时有效得以处理,从而使得水污染日益增重。
废水主要来源于生活废水、工业废水、畜禽养殖场废水及农业废水等,废水的主要指标为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以及总磷等,其中含有能致病的大量病原体微生物、能促进水生植物生长的各种营养物质以及可能致癌或基因突变的有毒化合物,因此,从保护人类健康和保护环境角度出发,必须使得废水在重新利用或直接排入环境之前进行处理。废水的处理方法很多,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四种,处理废水时可同时运用这些方法,其中生物法是最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目前,大部分传统废水处理厂生物处理技术采用的是活性污泥法,比如氧化沟活性污泥法、A-B活性污泥法、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投料式活性污泥法等,虽然处理效果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但这些方法有机负荷低,微生物浓度低,耐冲击负荷能力弱,剩余污泥产量大,易产生污泥膨胀,造成处理效率低,能耗高,还得处理大量剩余污泥。因此需要一种更加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技术。同时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的系统体积大,占用空间多,在处理污水前还需要配置大规模的管网将污水收集起来,基建费用高,并且无法移动,但一些偏远地区,人口密集度低的地方,小型场所或者不适宜建设大规模管网、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地方,还有一些能使用空间较小的地方等等,这些地方无法使用传统的废水处理系统,需要一种建设和运行成本低且可移动的小型化污水处理系统。
为使小型化污水处理系统体积小同时具有较高的微生物浓度,可在这些小型化污水处理系统内添加填料,填料可为微生物提供附着生长之处。常用的填料包含板式填料、蜂窝状或者不同形状的管式填料,微生物中存在一种黏菌容易在这些填料内壁生长,导致污泥沉降下滑性能减弱,从而造成这些填料的通道变窄,最终导致填料被部分或全部堵塞。在气液固流化系统内,为使进入系统的气体分布更加均匀,需要布置气体分布器,常见的气体分布器为布风板式,但是传统的气体分布器容易被污泥堵塞,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转。
针对填料和气体分布器的缺点,有必要研究一种不易堵塞,容易沉降污泥的填料,同时该不易被堵塞的填料可用作气体分布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包含一种填料的污水处理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包括填料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层填料层,每层所述填料层包括若干通道单元,所述通道单元内壁具备携带微生物的能力。
本发明的包括填料的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的填料不易堵塞,容易沉降污泥,甚至还可用作气体分布器。此外,将该填料放置在液固两相区或/和气液固三相区内,与固相颗粒共同作用,有助于高效处理废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填料通道单元的横截面分布示意图;
图2为填料通道单元的横截面实例示意图;
图3(a)-图3(c)为填料通道边壁示意图;
图4(a)-图4(b)为具有填料的气、液、轻颗粒接触器一个实施方式;
图5(a)-图5(b)为具有填料的气、液、轻颗粒接触器另一个实施方式;
图6(a)-图6(b)为具有填料的气、液、颗粒接触器的另一个实施方式;
图7为具有填料并包含轻颗粒污水处理系统示意图;
图8为具有填料并包含轻重颗粒污水处理系统示意图;
其中:
1.填料;2.曝气装置;3.轻颗粒;4.气体;5.液体;6.重颗粒;7.接触器一;8.接触器二;9.污水;10.一级处理后出水;11.二级处理后出水;12.循环水;13.回流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西敦津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西敦津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80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