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有外挂驱动机构的电动山地车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97446.1 申请日: 2017-03-29
公开(公告)号: CN106741539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宋宇 申请(专利权)人: 宋宇
主分类号: B62M6/40 分类号: B62M6/40;B62M29/00
代理公司: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11399 代理人: 朱健,陈国军
地址: 750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 国省代码: 宁夏;6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设有 外挂 驱动 机构 电动 山地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山地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种可以适应在公路、沙地、雪地、冰面、水上等多种地形骑行的多。

背景技术

目前大众健身运动很多,但大部分项目需要有一定体能,如跑步、羽毛球等,还有一些很枯燥,如步行等,只有骑行有着广范的群众基础,且不伤身体、不伤膝盖,体能要求也不是很高,男女老幼根据自身条件皆可骑行。

问题的关键是,目前骑行并没有合适的场地,城市里骑行没有越野的体验,基本都是平面,且非常不安全,很多路段人车混杂,根本无法连续骑行;另外就是北方的气候使得普通山地车冬季不能在冰雪地面上骑行,使得骑行爱好者进入冬季就需要暂停。

数据表明,以时速15公里骑行10公里卡路里的消耗相当于慢跑2公里,但很多人根本跑不了2公里,可骑行10公里则很轻松就能完成,所以说,骑行是最适合大众健身的体育项目。

只有采用自行车模拟训练器,或采用雪地自行车、或冰面自行车、或沙地自行车才能做到无论何时何地、何季节既春夏秋冬,皆可体验皆可锻炼,也就是可以模拟在沙地、雪地或冰面上骑行自行车。

早期的雪地自行车大概出现在150年前,该时期的雪地自行车一般由木质材料制成。大约在19世纪60年代左右的欧洲,雪地自行车被作为一种冬天实用的雪上交通工具,但是在之后的80年里,雪地自行车几乎没有发展,直到1949年,一个叫本特的澳大利亚人采用了新型“SIT-SKI”的装置,该装置意味着人可以坐在上面滑雪。经过长期的改良,这种装置逐渐变得轻便,并在西方国家里流行起来。然而由于没有大批量的生产和普及,很快这股风潮就已过去。当人们能够重新想起“SIT-SKI”时,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2003年,实用新型家唐·哈内布林克在探险家杜克斯图的求助下,实用新型了可以在雪地上行进的极地自行车。随后,雪地自行车不断发展至今,无论从结构形式上,还是设计理念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最终在近5年(尤其是从2006年在Durango Mountain Resort,Colorado举行了Purgatory International SkiBike Festival雪上自行车节之后)成为风靡全美以及西欧地区的一项新兴雪上运动项目。

现今国外现有的雪地自行车,也存在诸多问题:

1、适应性差:

国外现有的雪地自行车,由于车座的位置和角度均不可调节,造成使用雪地自行车时,对于不同身高、不同年龄的使用者很难完全适合。

2、无减震或减震效果差:

国外现有的雪地自行车,由于缺少减震或减震效果不佳,当雪面稍有不平时,车体颠簸严重,舒适度差,在雪地自行车高速运动过程中危险性还会增加。

3、缺少刹车功能:

国外现有的雪地自行车,并没有安装刹车装置,想要实现雪地自行车的减速,通常是靠滑雪者的脚和雪面摩擦接触,来实现减速的效果,同时也增加了骑行的不安全性。

4、携带不便:

国外现有的雪地自行车,无论是从家里带到滑雪场,还是从山底通过缆车运至山顶,由于雪地自行车自身体积较大,又不可折叠,携带十分不便。

目前依靠人自身力量驱动进行长距离位移的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两轮自行车,一种是轮滑鞋。这两种装置虽然能带人进行较省力前行,但仍然有显著的缺点:

1、两轮自行车的前后轮较大,车身高,骑车人的重心位置也较高,遇紧急情况下容易跌倒;

2、自行车前后轮承受人的重量压力,由于车轮直径大而且用钢丝支撑轮圈,接触地面的轮胎部分受压力而变形,车轮阻力大;

3、停止踩脚踏板进入滑行状态时,链条带动的后齿轮内部有棘轮结构,齿轮外圈不转动而内圈转动,有接触摩擦阻力,在滑行状态下车速下降快,意味着骑车人需要不断脚踩脚踏驱动自行车保持一定速度前行,长距离骑行双脚比较累;

4、轮滑鞋的多个滑行轮分担了人体重量能轻松滑行前进,但轮滑鞋需要固定穿在双脚上,不仅需要相当技巧,而且在公路上滑行不安全。

5、自行车、轮滑依靠人自身最有力量的双脚来骑行/滑行,是两种较省力的交通工具,但使用范围有限,在沙地、雪地、冰面、水上均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在公路、沙地、雪地、冰面、健身房内等多种场地骑行、训练设有外挂驱动机构的电动山地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宇,未经宋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74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