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步式免标记荧光快速检测汞离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7199.5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1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楠;李亚;王玉;张印红;刘辉;郝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51143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步 标记 荧光 快速 检测 离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步式免标记荧光检测汞离子的方法,属于荧光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人类由于接触污染的天然水和饮用水,尤其是剧毒的重金属汞,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无机汞,即Hg和Hg2+通过人为原因或者自然原因被释放到环境中。汞的工业来源包括煤炭和黄金开采、垃圾焚烧、木材制浆、化石燃料燃烧和化学制造等。人类更多的暴露途径包括家庭和工作场所、宗教活动、牙科用汞齐合金等。此外,Hg2+很难被生物降解,可通过生物放大作用在体内富集,这将引起不同的人类疾病,如肾功能衰竭,产前脑损伤,认知和运动障碍,视力和听力损失,甚至死亡。它同时也是一种神经毒素,并可导致免疫系统功能障碍。
基于Hg2+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危害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一种快速、低成本、高灵敏、高特异性检测Hg2+的方法非常有必要。传统的定量检测水样中Hg2+的方法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AFS)、原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和X射线吸收光谱法等。然而,这些传统的方法往往需要精密仪器,复杂样品前处理、较大的样本量以及对操作的专业培训,这都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建立一种新型的高灵敏、高特异性、低成本、快速简便的适用于自然环境和生物环境中Hg2+检测的方法尤为重要。
SYBR Green I(SG I)作为一种荧光染料,在分析和诊断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推出以来,SG I已经被有效地应用于凝胶中核酸的检测,荧光成像技术,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以及生物芯片领域等。它更倾向于与双链DNA(dsDNA)结合,发出较强的荧光信号;而与单链DNA(ssDNA)相互作用较弱,只发出微弱的荧光信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步式免标记荧光快速检测汞离子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1)在6-8支离心管中加入200μL 100nM汞特异性ssDNA溶液和2μL 100×用水稀释的SYBR Green I荧光染料,再分别加入50μL浓度呈梯度的选自5-1000nM的6-8个Hg2+水溶液,混匀,室温下孵育0.5-3min;
(2)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以490nm为激发波长,在535nm的发射波长下分别对步骤(1)获得的液体进行扫描,获得各自的荧光强度值,制备荧光强度响应标准曲线;
(3)重新取3-5支离心管,加入200μL 100nM汞特异性ssDNA溶液和2μL 100×用水稀释的SYBR Green I荧光染料,再加入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的50μL待测水样,混匀,室温下孵育0.5-3min;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以490nm为激发波长,在535nm的发射波长下对待测水样进行扫描,获得荧光强度值,与荧光强度响应标准曲线比对,得到待测水样的Hg2+浓度,所述ssDNA的核苷酸序列用SEQ ID NO.1所示;所述ssDNA溶液的溶剂的配方为: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10mM,NaNO3:20mM,pH:7.6,余量为水。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方法灵敏、便捷、快速、经济,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汞特异性ssDNA序列二级结构。
图2为T-Hg2+-T结构示意图,其中T为胸腺嘧啶。
图3为实验原理图。
图4为不同浓度Hg2+的荧光响应曲线。
图5为检测体系的荧光强度响应标准曲线。
图6为检测体系的特异度验证。
阳性对照组(虚线框):黑色柱:1μM Hg2+;浅色柱:300nM Hg2+。
实验组:黑色柱:1μM干扰离子;浅色柱:900nM干扰离子与300nM Hg2+混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兰州大学,未经广州医科大学;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71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