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活动襟翼的扑翼获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7109.2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1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朱兵;黄恽;何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3/02 | 分类号: | B64C3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 襟翼 获能 装置 | ||
1.一种自活动襟翼的扑翼获能装置,包括能量采集部件(1)、扑翼(2)、主轴(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扑翼(2)通过主轴(3)连接形成一整体,所述主轴(3)置于能量采集部件(1)中间内,两个所述扑翼(2)可绕主轴(3)旋转,以及整体可沿竖直方向升沉运动,所述能量采集部件(1)通过主轴(3)的运动来获取扑翼(2)传递的能量;所述扑翼(2)的近尾缘内部开有一个矩形槽,矩形槽中装有带浮体的活动襟翼(4),且活动襟翼(4)的浮体处于矩形槽内的水中,且浮体在扑翼(2)的翼型弦线方向相对于矩形槽,偏向扑翼(2)的翼型前缘一侧放置;当扑翼(2)的翼型处于水平状态时,活动襟翼(4)的浮体处于扑翼(2)的翼型中弧线位置,使得活动襟翼(4)正好藏于扑翼(2)的翼型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活动襟翼的扑翼获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襟翼(4)由空心圆柱和两侧襟翼组成,两侧襟翼为矩形薄片板,其高度为扑翼(2)的翼型弦长的1%-5%,两侧襟翼与中间的空心圆柱沿过圆心平面对称安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活动襟翼的扑翼获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扑翼(2)的翼型初始位置为从最高点向下运动时,所述扑翼(2)的翼型绕自身的主轴(3)逆时针旋转运动,即扑翼(2)尾部位于主轴(3)的上方,此时,偏向前缘一侧放置的浮体的液位上升,从而带动活动襟翼(4)从垂直于扑翼(2)的翼型的上表面伸出,增加扑翼(2)的翼型的弯度,提高竖直向下方向的扑翼(2)的翼型升力,这与运动速度方向一致,从而增加扑翼获能装置的获能效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活动襟翼的扑翼获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扑翼(2)的翼型从下方水平位置向上运动时,所述扑翼(2)的翼型同时绕自身的主轴(3)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运动,即扑翼(2)的翼型的尾部位于主轴(3)的下方,此时,偏向前缘一侧放置的浮体的液位下降,从而带动活动襟翼(4)从垂直于扑翼(2)的翼型下表面伸出,增加扑翼(2)的翼型的弯度,提高竖直向上方向的扑翼(2)的翼型升力,这与运动速度方向一致,从而增加扑翼获能装置的获能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71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油井井下综合监测仪
- 下一篇:防污染过滤嘴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