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间增强纤维预成型体及制造方法、电梯用结构部件及制造方法、纤维增强塑料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6932.1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4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市弥;松本迪齐;小林广纪;熊田辉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B11/16 | 分类号: | B29B11/16;B29C70/10;B29C70/30;B66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庞东成,褚瑶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纤维 成型 制造 方法 电梯 结构 部件 增强塑料 | ||
1.一种层间增强纤维预成型体,其是将由增强纤维构成的两层以上纤维织物层层积并将层积后的所述纤维织物层利用缝合线缝合得到的预成型体,所述缝合线位于纤维织物层间的部分相对于所述纤维织物层的层积方向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间增强纤维预成型体,其中,使用碳纤维、玻璃纤维和有机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以上作为所述增强纤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间增强纤维预成型体,其中,使用碳纤维、玻璃纤维和有机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以上作为所述缝合线。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间增强纤维预成型体,其中,所述缝合线在纤维织物层间的倾斜角度为45°±20°。
5.一种层间增强纤维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是将由增强纤维形成的两层以上纤维织物层层积并在层积方向利用缝合线缝合得到的层间增强纤维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具有下述工序:
将所述纤维织物层和热分解层在所述纤维织物层的所述层积方向交替层积的工序,
将所述纤维织物层和所述热分解层用所述缝合线缝合的工序,
对所述纤维织物层与所述热分解层的缝合体进行加热,使所述热分解层发生热分解,生成有隙纤维缝合体的工序,以及
使所述有隙纤维缝合体发生剪切变形的工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间增强纤维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热分解层的材料为聚乳酸。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间增强纤维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热分解层的材料为丙烯酸类树脂。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间增强纤维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热分解层由织物形成。
9.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间增强纤维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热分解层为薄膜。
10.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间增强纤维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热分解层是在所述纤维织物层的表面以层状形成的粒状物。
11.如权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层间增强纤维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按照所述缝合线的倾斜角度相对于所述层积方向为45°±20°的方式来形成所述热分解层在所述层积方向的厚度。
12.一种电梯用结构部件,其使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间增强纤维预成型体形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梯用结构部件,其中,所述缝合线的倾斜角度在夹着结构部件的中心线的一侧相对于所述层积方向为+45°±20°,在另一侧相对于所述层积方向为-45°±20°。
14.一种电梯用结构部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权利要求5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层间增强纤维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梯用结构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将所述纤维织物层和所述热分解层在所述纤维织物层的所述层积方向交替层积的工序包括形成纤维织物弯曲部的工序,
使所述有隙纤维缝合体发生剪切变形的工序包括按照使所述缝合线的倾斜角度在夹着结构部件的中心线的一侧相对于所述层积方向为+45°±20°、在另一侧相对于所述层积方向为-45°±20°的方式进行剪切变形的工序。
16.一种纤维增强塑料,其使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间增强纤维预成型体形成。
17.一种纤维增强塑料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权利要求5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层间增强纤维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693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