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点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母线电容中点电位平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5923.0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9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星晨;王晓琳;顾聪;张欣婕;刘雨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487 | 分类号: | H02M7/487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姜慧勤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点 钳位型三 电平 逆变器 母线 电容 电位 平衡 方法 | ||
1.一种中点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母线电容中点电位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测量逆变器直流母线侧上下两个电容的电压,计算得到上下两个电容的电压差值,根据电压差值计算上下两个电容中点需要抽取的电荷量ΔQref;
步骤2,采用七段式SVPWM算法对逆变器进行控制,确定给定电压矢量所在的大扇区及大扇区中的小扇区,选取距离给定电压矢量最近的三个电压矢量合成给定电压矢量,并计算这三个最近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
步骤3,若给定电压矢量位于所在大扇区中的第一或第二小扇区,则执行步骤4;若给定电压矢量位于第三或第四小扇区,则将组成该小扇区的唯一短矢量作为电压矢量序列中的起始矢量,设置平衡因子k,则七段电压矢量中起始矢量和第四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分别为T0(1+k)/4和T0(1-k)/2,其中T0为短矢量的作用时间,根据上下两个电容的电压差值、各段电压矢量作用时间与对应的中点电流计算平衡中点电位所需的平衡因子k值;并执行步骤6;
所述平衡因子k值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C为上方电容或下方电容的容值,ΔUc为上下两个电容的电压差值,T0、T1、T2分别为起始、第二、第三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i0、i1、i2分别是起始、第二、第三电压矢量作用时电容中点流出的电流;
步骤4,选取给定电压矢量所在大扇区下方的短矢量Vls作为电压矢量序列中的起始矢量,将平衡因子k分别设置为1和-1,计算这两种情况下电容中点分别抽取的电荷量ΔQls1和ΔQls-1,如果ΔQref位于ΔQls1和ΔQls-1之间,则计算平衡中点电位所需的平衡因子k值,并执行步骤6;否则执行步骤5;
步骤5,选取给定电压矢量所在大扇区上方的短矢量Vus作为电压矢量序列中的起始矢量,将平衡因子k分别设置为1和-1,计算这两种情况下电容中点分别抽取的电荷量ΔQus1和ΔQus-1,如果ΔQref位于ΔQus1和ΔQus-1之间,则计算平衡中点电位所需的平衡因子k值,并执行步骤6;否则,计算ΔQus1、ΔQus-1、ΔQls1和ΔQls-1四个电荷量与ΔQref之间的差值,选取差值最小的电荷量所对应的短矢量作为电压矢量序列中的起始矢量并计算平衡因子k值,执行步骤6;
步骤6,将平衡因子k作用于开关序列中,并且采用预先定义的电压矢量输出序列使得逆变器输出相应的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点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母线电容中点电位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上下两个电容中点需要抽取的电荷量的计算公式为:
ΔQref=-C·ΔUc=-C·(Uc1-Uc2);
其中,ΔQref为上下两个电容中点需要抽取的电荷量,C为上方电容或下方电容的容值,ΔUc为上下两个电容的电压差值,Uc1、Uc2分别为上、下电容的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点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母线电容中点电位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第二、第三电压矢量作用时电容中点流出的电流由逆变器输出电压顺序和逆变器三相电流采样值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点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母线电容中点电位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第二、第三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由逆变器输出电压顺序和步骤2计算得到的三个最近电压矢量分别作用的时间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59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