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大熊猫粪便及废弃竹栽培竹荪的新技术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95537.1 申请日: 2017-03-29
公开(公告)号: CN108901609A 公开(公告)日: 2018-11-30
发明(设计)人: 张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万宏源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8/20 分类号: A01G18/20;A01G18/00;C05G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竹荪 粪便 大熊猫 废弃 栽培 栽培食用菌 社会资源 丢弃 配方 焚烧 节约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利用大熊猫粪便及废弃竹栽培竹荪的新技术方法和配方,不仅有利于解决大熊猫粪便及废弃竹因丢弃和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也开创了栽培食用菌竹荪的全新方式,极大的节约了社会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具有节能环保性质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利用大熊猫粪便及废弃竹栽培食用菌竹荪的新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大熊猫粪便及废弃竹的处理方式简单粗暴,大型大熊猫饲养单位的大熊猫每年将会产生1000吨以上的粪便和废弃竹,其处理方式是简单丢弃和焚烧,不但污染环境,还造成了极大浪费。经过检测,大熊猫粪便和废弃竹没有重金属及其他污染,从而为生产高端优质绿色竹荪提供了保障。

目前竹荪栽培方式效率低下,由于竹荪需要泥土的刺激才能生长出竹荪蛋,因此目前现有的竹荪栽培方式主要是大田生产。尽管大田生产的管理成本较低,准入条件低,但是其产量低、转化率低。同时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和管理粗放,其生产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适合现代化集约化生产。因此,竹荪原有的栽培技术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生产的需要,必须进行技术革新,摸索出新的栽培方法。

发明内容

目前市面上还没有用大熊猫粪便和废弃竹产生出竹荪相关产品出现,本发明利用大熊猫粪便和废弃竹来生产竹荪,相比传统方法,产量大幅度增加,传统的竹荪栽培法生物转化率低。单纯的木材用于栽培竹荪,由于没有足够的N、P等营养物质,而大量的C又得不到利用,就造成了较大的浪费,生物转化率仅为10%,即1公斤木材出产鲜竹荪0.1公斤。而应用本办法,由于加入了营养成分,使配合好的栽培材料中N、P、C等元素有了比较好的配合,木材的菌棒材料营养丰富,物料生物转化率得到大幅度提高,生物转化率达到了50%以上,即1公斤木材出产鲜竹荪0.5公斤,因此工该生产方法的产出是传统方法的5倍以上。

同时相比传统方法,也缩短了栽培周期。传统织金竹荪的栽培是将木块放入菌床,让其在自然环境中缓慢生长,一般要100天左右才开始收获,而收获期又长达100天以上,遇到了冬春气温过低,还要拖到下一年的夏季。整个周期需要占据耕地18个月以上,才能够完成出菇。本方法则是将接好种的菌棒在室内或大棚内适温培养,50天左右长满菌棒,30天左右出现菌蕾,再30天开始收获,连续两茬,整个周期缩短在6个月之内,大大节约了管理成本。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大熊猫粪便及废弃竹栽培竹荪的新技术,新技术的栽培方法:将栽培料进行发酵和灭菌处理,减少了污染的发生,增加了菌丝的生长速度。

本发明栽培竹荪的配方为:大熊猫粪便及废弃竹91.5%(90-93%); 生石灰 1%(0.5-1.5%); 蔗糖1%(0.5-1.5%);玉米粉5%(4-6%);高锰酸钾0.5%;石膏1%。

具体实施方式

大熊猫粪便处理:将大熊猫粪便和废弃竹用粉碎机(筛孔直径为1厘米)粉碎成颗粒,然后与上述配方进行混合,然后进行建堆发酵处理。建堆时,料的含水量为60-65%,堆底宽1.2m~1.5m,高1.0m~1.2m,长度不限。堆好后在料堆上每隔50cm从上到下扎一个通气孔(孔径2-3cm),同时盖上塑料薄膜(薄膜厚度0.03-0.08毫米),插入温度计。当料堆温度升到60℃以上时保持24hr翻堆,以后每隔天翻一次堆,共翻3~4次堆,发酵时间8~10d,直至料颜色呈褐色、有香味。

装袋灭菌:采用17cm×60cm×0.04cm的聚丙烯袋,每袋装干料800-1000克。常压灭菌维持48小时以上,待菌袋冷却至室温后在接种室中接种。接种时尽可能保持菌种成块状,两头接种,并加大接种量,以利于菌种尽快萌发封住袋口。

栽培室发菌:接种后保持培养温度25~28℃、暗光、相对湿度70%以下培养。每天检查有无杂菌污染,淘汰有杂菌的袋。每天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菌丝满袋后进行室外栽培地出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万宏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万宏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5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