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3569.8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7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文平;袁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51063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对体内生理参数的监测是医疗中的重要环节。在相关技术中,通常使用导线连接传感器与体外设备(例如监护主机)相连,构成生理参数监测设备,以便对例如颅内压力、颅内温度、颅内氧分压、血管内压力等体内生理参数进行测量。然而,在相关技术中所使用的生理参数监测系统存在很多局限性,例如,监测探条(传感器)只能配合监护主机使用,导线长度有限,使得被监测对象活动受限。而且,相关技术的生理参数监测系统在监护过程中,需要有观察人员读取监护仪数值;在监护数据超过报警范围而导致报警时,需要有观察人员接受、记录及处理报警信号,对观察人员的依赖性较大。如果监护仪附近没有观察人员,则无法及时了解监护情况,也无法及时处理报警信号,导致无法及时、有效地对生理参数进行监测,对临床诊疗等造成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监测系统,其能够对采集信号进行处理并传输,能够远程接收及处理生理参数监测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
第一监测装置,所述第一监测装置获取采集信号,对所述采集信号进行信号处理,获取处理后的第一监测数据;
第二监测装置,所述第二监测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一监测装置,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监测装置的第一监测数据,对第一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取第二监测数据,并显示第二监测数据;
服务器,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到所述第二监测装置,获取并存储所述第二监测数据;
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通信连接到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二监测数据。
对于上述系统,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监测系统还包括:
第三监测装置,所述第三监测装置通信连接到所述第二监测装置,获取并显示所述第二监测数据。
对于上述系统,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监测装置包括:
信号采集部件,获取采集信号;
第一信号接收部件,连接到所述信号采集部件,接收来自所述信号采集部件的采集信号;
第一信号处理部件,连接到所述第一信号接收部件,对所述采集信号进行信号处理,获取处理后的第一监测数据;
第一收发部件,连接到所述第一信号处理部件,向第二监测装置发送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并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监测装置的指令信号。
对于上述系统,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监测装置包括:
第二收发部件,连接到所述第一监测装置,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监测装置的第一监测数据,并向所述第一监测装置发送指令信号;
第二信号处理部件,连接到所述第二信号接收部件,对所述第一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获取第二监测数据;
信号传输部件,连接到所述第二信号处理部件,向所述服务器和/或所述第三监测装置发送所述第二监测数据;
第二显示部件,对所述第二监测数据进行显示。
对于上述系统,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采集部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表面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处设置有封装层;
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窗口相对的位置。
对于上述系统,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处理部件包括:
转换模块,所述转换模块对所述采集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处理,获取第一数字信号;
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到所述转换模块,对所述第一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获取并存储所述第一监测数据;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将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发送到所述第一收发部件,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收发部件的指令信号。
对于上述系统,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监测装置还包括:
第一显示部件,对所述第一监测数据进行显示。
对于上述系统,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监测装置还包括:
电源部件,对所述第一监测装置进行供电。
对于上述系统,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处理部件还包括:
第一报警模块,所述第一报警模块在所述第一监测数据超出参考数据区间时,生成报警信号。
对于上述系统,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处理部件还包括:
第二报警模块,所述第二报警模块在所述电源部件的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一电量阈值时,生成报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35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部不自然度的自动评级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大理石地砖(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