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装饰条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3335.3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4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香;朱凌;梁长裘;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4 | 分类号: | B60R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范晓斌;薛峰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饰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装饰条,涉及一种安装在前挡风玻璃和A柱之间的装饰条。包括:基体,用于在前挡风玻璃和A柱之间形成过渡,其为扁平状物体,具有相对的内表面及外表面,其面向挡风玻璃的表面为基体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为槽型结构,基体靠近A柱的一侧为基体的尾部,与尾部相对的一侧为基体的开口部,尾部的高度不小于临近的A柱搭界处的高度,基体的开口部与前挡风玻璃之间有间隙。连接部,用于将基体安装在前挡风玻璃和A柱的交界处,连接于基体的尾部处并与基体之间形成夹角。本发明的装饰条在前挡风玻璃和A柱之间形成过渡,以防止气流在前挡风玻璃和A柱交界处聚集形成涡流,有利于疏导雨水避免雨水溢过A柱流至侧窗或左右后视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外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在前挡风玻璃和A柱之间的装饰条。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上安装的装饰条一般都是为了满足外观的要求,而实际上结构合理的装饰条也可以具有多种功能。车辆A柱位于车身左前方和右前方,连接车顶和前舱,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保护驾驶舱减小变形,具有提高车身结构稳定性和车身刚度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车辆前进中,车身前部承受来自正面的空气阻力,需要改善车身设计来降低风阻。因此,A柱的结构还对降低风阻和风噪具有重要影响。现有技术中也大多通过优化设计A柱的弧度来降低风阻。而A柱与前风挡玻璃的交界处的风阻和风噪问题,却常常被忽略。并且在下雨的情况下行车,雨水也常常会翻过A柱溢流到侧窗或左右后视镜上,影响驾驶员的视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用装饰条,该装饰条安装在A柱和前挡风玻璃的交界处,能够起到降低风阻和风噪,并防止雨水翻过A柱溢流到车辆侧窗的作用。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装饰条,安装在前挡风玻璃和A柱之间,用于降低风阻和风噪,并防止雨水翻过A柱溢流到车辆侧窗;包括:
基体,用于在所述前挡风玻璃和所述A柱之间形成过渡,其为扁平状物体,具有相对的内表面及外表面,其面向挡风玻璃的表面为所述基体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为槽型结构,所述基体靠近所述A柱的一侧为所述基体的尾部,与所述尾部相对的一侧为所述基体的开口部,所述尾部的高度不小于临近的A柱搭界处的高度,所述基体的开口部与所述前挡风玻璃之间有间隙;以及
连接部,用于将所述基体安装在所述前挡风玻璃和所述A柱的交界处,连接于所述基体的尾部处并与所述基体之间形成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装饰条还具有一挡边,所述挡边设置在所述基体的内表面处,并由所述基体内表面向所述前挡风玻璃方向延伸并朝向所述开口部弯折,所述挡边的边缘与所述前挡风玻璃的上表面接触,并在面向所述开口部的一侧与所述前挡风玻璃的上表面形成大于90°的夹角。
进一步地,在靠近所述开口部的一侧,所述基体内表面和所述挡边形成一C型槽。
进一步地,所述前挡风玻璃向所述A柱延伸的方向为所述基体的宽度方向,所述基体的宽度不小于25mm。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部外表面的切线与所述前挡风玻璃的夹角大于90°。
进一步地,所述基体的外表面处分布有导风槽,所述导风槽为沿所述基体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凹槽,其长度与所述基体的长度一致,能够引导气流或雨水沿所述导风槽向车身顶部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槽为U型凹槽;
可选地,所述基体外表面上至少有一个所述导风槽;
可选地,所述基体外表面上有多个所述导风槽,多个所述导风槽之间相互平行,并具有一定间隔,使得多个导风槽在所述基体外表面上形成多个同方向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槽为三角型凹槽;
可选地,所述基体外表面上至少有一个所述导风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33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