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电子终端中管理应用程序权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2565.8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1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楼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半导体(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21/44 | 分类号: | G06F2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曾世骁;郭鸿禧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终端 管理 应用程序 权限 方法 | ||
提供一种在电子终端中管理应用程序权限的方法,包括:(A)获取初始诊断脚本以创建诊断器,其中,所述初始诊断脚本的结构包括文件头和文件内容,其中,所述文件头包括应用程序名称、权限诊断点名称、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与权限诊断点相应的指令以及当与权限诊断点相应的指令被执行时针对执行的指令的用户决定;(B)根据诊断器的控制,在诊断模式下运行目标应用程序;(C)当在目标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某个权限诊断点被触发时,执行与所述权限诊断点相应的指令,并记录针对执行的指令的用户决定。根据所述方法,能够使得在电子终端中权限管理更加灵活,并且还可以改善权限管理的扩展性和移植性,有效地保证了应用程序的安全。
本申请是向中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申请日为2016年2月25日、申请号为201610102898.2、发明名称为“在电子终端中管理应用程序权限的方法”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来说涉及电子终端应用程序安全管理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在电子终端中管理应用程序权限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嵌入式操作系统中,应用程序权限管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静态的权限管理方式,这种权限管理方式只有在应用程序安装的时候呈现它所有的权限,如果用户对某些权限有异议,只能选择安装或者不安装该应用程序,并且对于已经安装的应用程序,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权限管理仅仅能实现允许或者拒绝应用程序,如果拒绝该应用程序意味着卸载该应用程序,因此,虽然静态的权限管理直观高效,但是缺乏灵活性;另一种是动态的权限管理方式,这种权限管理方式可以在应用程序安装的时候配置权限列表,也可以在应用程序真正使用特定权限的时候由用户来确定是否赋予该特定权限,但由于在用户赋予权限的过程中需要修改系统中的各种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的代码,因此扩展性较差,此外,如果需要增加新的权限检查还需要修改对应的API的代码,因此移植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在电子终端中管理应用程序权限的方法,通过所述方法,能够克服现有的在电子终端中管理应用程序权限的方法灵活性、扩展性和移植性较差的缺陷。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在电子终端中管理应用程序权限的方法,包括:(A)获取初始诊断脚本以创建诊断器,其中,所述初始诊断脚本的结构包括文件头和文件内容,其中,所述文件头包括应用程序名称、权限诊断点名称、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与权限诊断点相应的指令以及当与权限诊断点相应的指令被执行时针对执行的指令的用户决定;(B)根据诊断器的控制,在诊断模式下运行目标应用程序;(C)当在目标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某个权限诊断点被触发时,执行与所述权限诊断点相应的指令,并记录针对执行的指令的用户决定。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D)确定是否需要更新所述初始诊断脚本;(E)当确定需要更新所述初始诊断脚本时,使用记录的用户决定更新所述初始诊断脚本。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F)确定目标应用程序是否结束;(G)当确定目标应用程序未结束时,返回步骤(C);(H)当确定目标应用程序结束时,使用记录的用户决定更新所述初始诊断脚本,并退出诊断模式。
可选地,所述初始诊断脚本为预先配置的诊断脚本或者电子终端默认的诊断脚本。
可选地,通过预定的配置器提供的用户界面来配置诊断脚本。
可选地,所述权限诊断点指示与目标应用程序的权限相关的功能点。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用户确定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是安全的应用程序的指示,退出诊断模式。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用户确定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是不安全的应用程序的指示,卸载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可选地,步骤(A)包括:确定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是否安全,并且当确定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不安全时,获取所述初始诊断脚本以创建诊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半导体(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半导体(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25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