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用途的双向被动锁模全光纤激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1839.1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9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杜文雄;李和平;申圣男;张旨遥;张尚剑;刘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11 | 分类号: | H01S3/11;H01S3/0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双向 被动 锁模全 光纤 激光 系统 | ||
1.一种多用途的双向被动锁模全光纤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泵浦源(1)、波分复用器(2)、掺铒增益光纤(3)、2×2输出耦合器(4)、第一3dB光学耦合器(5)、第二3dB光学耦合器(6)、第一偏振相关隔离器(7)、第一偏振控制器(8)、第二偏振相关隔离器(9)、第二偏振控制器(10)、色散补偿光纤(11)以及单模光纤(14);波分复用器(2)、掺铒增益光纤(3)、第二3dB光学耦合器(6)、第二偏振相关隔离器(9)、第二偏振控制器(10)、第一3dB光学耦合器(5)、2×2输出耦合器(4)依次通过色散补偿光纤(11)闭环连接,构成顺时针方向运转的激光腔;波分复用器(2)、2×2输出耦合器(4)、第一3dB光学耦合器(5)、第一偏振相关隔离器(7)、第一偏振控制器(8)、第二3dB光学耦合器(6)、掺铒增益光纤(3)依次通过色散补偿光纤(11)闭环连接,构成逆时针方向运转的激光腔;所述泵浦源(1)与波分复用器(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2×2输出耦合器(4)输出双向锁模脉冲,其第一输出端(12)连接有位于腔外的单模光纤(14),用于输出脉冲的腔外时域压缩,以获得高峰值功率超短脉冲,第二输出端(13)直接输出高能量耗散孤子共振脉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的双向被动锁模全光纤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源(1)为半导体激光器或者光纤激光器,输出泵浦光的中心波长λ为:98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的双向被动锁模全光纤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分复用器(2)的波分范围为980nm/155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的双向被动锁模全光纤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掺铒增益光纤(3)的长度为1m,在1550nm处具有正色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的双向被动锁模全光纤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顺时针方向运转的激光腔内色散补偿光纤(11)总长度为5m,在1550nm处具有正色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的双向被动锁模全光纤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时针方向运转的激光腔内色散补偿光纤(11)总长度为5m,在1550nm处具有正色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的双向被动锁模全光纤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3dB光学耦合器(5)和第二3dB光学耦合器(6)的耦合比率均为50/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的双向被动锁模全光纤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2×2输出耦合器(4)两个输出端的输出比率均为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的双向被动锁模全光纤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振相关隔离器(7)或第二偏振相关隔离器(9)的使用保证了在逆时针方向或顺时针方向运转的谐振腔内激光的单向传输,同时将经过的光波变成线偏振光,结合第一偏振控制器(8)或第二偏振控制器(10)共同构成了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技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的双向被动锁模全光纤激光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腔外的单模光纤(14)的长度为4.6m,在1550nm处具有负色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183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