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TF的冲击防护结构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0945.8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8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陈前;赵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15/00 | 分类号: | E01F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tf 智能 冲击 防护 结构 及其 应用 | ||
1.基于STF的冲击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防护结构包括封装层(1)、安装板(2)、紧固螺钉(9)、导轨(8)、长转轴(6)、多连杆机构、STF(11)、端板(12)和密封圈(13),所述封装层(1)为一端密闭、另一端开口的内部空腔薄壁金属构件,安装板(2)和端板(12)通过紧固螺钉(9)与封装层(1)连接,所述安装板(2)底面与封装层(1)密闭端内表面相接,所述端板(12)设于封装层(1)开口端内端面,所述端板(12)两端外侧沿水平方向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封装层(1)之间设有密封圈(13);所述安装板(2)包括导轨(8)和封盖(10),所述封盖(10)设于安装板(2)沿水平方向两端外侧,导轨(8)设于安装板(2)正面,所述导轨(8)内部设有4个T形滑块(7),所述多连杆机构通过长转轴(6)设于T形滑块(7)上,所述多连杆机构包括一组相互平行的顺向杆、一组相互平行的逆向杆和短转轴(5),顺向杆和逆向杆相交,短转轴(5)设于相交处;
所述STF(11)填充于封装层(1)内部,所述STF(11)由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和聚乙二醇200组成,其中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体积分数为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TF的冲击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连杆机构的顺向杆和逆向杆端点相铰接处的任一侧通过长转轴(6)与T形滑块(7)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TF的冲击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连杆机构压缩到最大位移时与封装层(1)的封闭端和端板(12)均不触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TF的冲击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8)为T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TF的冲击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微孔直径在180-22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TF的冲击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STF制备过程如下:取分散介质放入行星球磨机的球磨罐中,将分散相颗粒分批添加到行星式球磨机中研磨,直至达到所需的体积分数含量,充分研磨,分散介质为聚乙二醇200,分散相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研磨结束后,将混合样品进行抽真空处理,得到样品。
7.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冲击防护结构在车辆碰撞防护领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09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