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钢管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8759.0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5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焦四海;闫博;周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28 | 代理人: | 杨丹莉;李丹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钢管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钢管的制造方法,其采用复合钢板为原料制造复合钢管,所述复合钢板包括基层和与基层轧制复合的复层;所述复合钢管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成型、焊接和去毛刺;先将复合钢板的两边向复合钢板的基层一侧折弯,然后再进行所述成型步骤,在所述成型步骤后,管坯的开口面全部为所述复层。本发明所述的复合钢管的制造方法,其采用复合钢板为原料制造复合钢管,该制造方法既充分利用高频直缝焊管机组连续高效的特点,不增加后续的非连续工序,又保证复合钢管焊缝处的耐腐蚀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材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钢管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钢管兼备基层钢材的力学性能和复层金属的耐腐蚀性能,用于腐蚀性流体输送或者腐蚀环境下的机械结构,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因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根据复层金属与基层金属的结合状态,复合钢管可以分为机械结合复合钢管和冶金结合复合钢管,前者结合面存在局部间隙,结合强度较低,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界面分离等现象,而后者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一方面,传统钢管生产技术都被尝试用于复合钢管的生产。传统钢管生产技术包括无缝钢管和焊管生产技术,前者包括热轧无缝钢管和热挤压无缝钢管、后者包括直缝焊管、螺旋焊管和高频直缝焊管生产技术。与无缝钢管相比,焊管生产技术尤其是高频直缝焊管生产技术采用钢板为原料,其壁厚均匀,几何尺寸规整,生产成本低。
另一方面,轧制复合钢板具有良好的冶金结合效果,复层与基层钢板结合强度高,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因此,以轧制复合钢板为原料、采用高频直缝焊管技术生产复合钢管为人们所期待。
以复合钢板为原料、采用高频直缝焊管机组生产复合钢管时,由于复层金属较薄,焊缝处的复层金属会被挤出而成为毛刺的一部分,经过刮毛刺后,焊缝处的复层金属会被刮薄或者被刮除,焊缝处的耐腐蚀性能因此而降低。
公开号为CN103978299A,公开日为2014年8月13日,名称为“利用高频电阻焊法生产双金属冶金复合管工艺及复合管”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利用高频电阻焊法生产双金属冶金复合管工艺及复合管。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利用高频电阻焊法生产双金属合金复合管,采用复合板为原料,采用高频电阻焊法生产耐蚀合金衬层在内、基管在外的冶金复合钢管,将焊缝处附近的衬层刮除,然后进行补焊,实现内衬耐蚀合金层的连续性,然而该技术方案在高频电阻焊之后同样需要增加离线的补焊工序。
期望获得一种复合钢管的制造方法,其能够充分利用高频直缝焊管机组连续高效的特点,不增加后续的非连续工序,同时保证复合钢管焊缝处的耐腐蚀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钢管的制造方法,其能够充分利用高频直缝焊管机组连续高效的特点,不增加后续的非连续工序,同时保证复合钢管焊缝处的耐腐蚀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复合钢管的制造方法,其采用复合钢板为原料制造复合钢管,所述复合钢板包括基层和与基层轧制复合的复层;所述复合钢管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成型、焊接和去毛刺;先将复合钢板的两边向复合钢板的基层一侧折弯,然后再进行所述成型步骤,在所述成型步骤后,管坯的开口面全部为所述复层。
在本发明所述的制造方法中,巧妙地采用复合钢板的两边向复合钢板的基层一侧折弯,随后进行成型步骤,获得管坯。管坯的原开口面为基层和与基层轧制复合的复层,在所述成型步骤后,由于折弯,所以管坯的开口面全部为复层,使其易于焊接操作;且由于折弯高度高于复合钢板厚度,因而,焊接后无需增加离线的补焊工序。焊接时,复层金属部分被挤出,形成毛刺,去除毛刺后,焊缝处仍然保复层金属的完整性,从而保证复合钢管的耐腐蚀性能;同时保持足够的焊合面积,保证了焊缝的力学性能。换言之,只需对传统高频直缝焊管工艺稍作改动,而无需额外增加新的后续工艺即可实现复合钢管的生产,因而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所述的制造方法工艺更为简化,同时保证了复合钢管焊缝处的耐腐蚀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87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