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震后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8482.1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5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杰;殷子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3/04 | 分类号: | B60B33/04;B66F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胡拥军,赵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轮,尤其是涉及一种避震后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被广泛使用。由于汽车重量较大,维修时通常会用到千斤顶。普通千斤顶后轮结构在不平坦的路面上,会产生震动,四轮不能同时着地,从而影响千斤顶的使用效果。现有技术中将后轮架整个结构做出改变,虽然能达到使后车轮在不平坦的地面着地的效果,但后轮架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现有后轮架的避震后轮。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避震后轮,包括一后轮架、至少一弹性件及后轮,所述后轮架包括至少一支承板及至少一安装柱,所述至少一支承板设有一开口,所述至少一安装柱位于所述开口中并与所述至少一支承板固定连接,所述至少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至少一安装柱,所述后轮安装于所述开口并与所述弹性件抵触。
优选的,所述至少一支承板包括两支承板,每一所述支承板设有一开口,所述后轮包括一后轮轴及一安装于所述后轮轴的轮子,所述后轮轴两端分别安装于两所述开口。
优选的,所述至少一弹性件包括两弹性件,所述至少一安装柱包括两安装柱,所述两安装柱分别固定于所述两支承板,所述两弹性件分别套设于所述两安装柱并与所述后轮轴抵触。
优选的,所述两支承板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垂直于所述后轮轴。
优选的,所述至少一弹性件为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避震后轮的支承板设有开口,安装柱位于开口中并与支承板固定连接,弹性件套设于安装柱,后轮安装于开口并与弹性件抵触,当后轮在不平坦的地面时,弹性件抵触后轮使后轮着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避震后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避震后轮沿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避震后轮一着地状态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避震后轮沿B-B的剖视图。
图中:100、避震后轮;10、后轮架;12、支承板;120、开口;14、安装柱;20、弹性件;30、后轮;32、轮子;34、后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避震后轮100包括一后轮架10、两弹性件20及一后轮30。
所述后轮架10包括两支承板12及两安装柱14。所述两支承板12相互平行。每一所述支承板12设有一开口120。每一所述安装柱14收容于一所述开口120中并且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承板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柱14为销。所述弹性件20为弹簧。所述后轮30包括一轮子32及一后轮轴34。所述轮子32安装于所述后轮轴34。
组装所述避震后轮100时,所述两弹性件20分别套设于所述两安装柱14,所述后轮轴34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两开口120中,所述弹性件20与所述后轮轴34相互垂直。此时由于所述避震后轮100的自重,所述弹性件20处于一略微压缩状态。
当地面不平坦,所述后轮30悬空时,所述弹性件20的弹力使所述后轮30沿所述开口120向远离所述后轮架10的方向移动直至着地。
本发明中仅对现有的后轮架10上的支承板12做了简单改造,即设置开口120和固定安装柱14,即可将原有的千斤顶后轮改造成避震后轮,无需改动后轮架或重新设计复杂的后轮架结构。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84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脚轮转向制动用的轴盖
- 下一篇:一种万向轮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