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射流的表面微织构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8211.6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0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程晓民;赵忠;王亚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宁波宇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7/00 | 分类号: | B24C7/00;B24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文芳 |
地址: | 315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射流 表面 构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射流的表面微织构成形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工件安装至工作台装置。将磨粒放置在工件的待加工面上。将移动装置向工件方向移动至预设位置。控制射流装置向所述移动装置输出预设压力的流体,流体从所述移动装置上的射流通道输出。磨粒限定在位于所述射流通道上的限位部,所述流体在所述磨粒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隔膜且使磨粒旋转,使得所述磨粒磨削工件。所述移动装置运行预设时间后停止并脱离工件的加工面。它具有加工效率高,表面质量一致性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射流的表面微织构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些精密配合的两个表面处具有微织构时,如纳米级或微米级的凹槽或凹坑等表面织构。在表面织构位置处存储有油脂、润滑液等,在滑动过程中会形成具有润滑的滑动薄膜。在不影响两者的精密配合时,表面处具有微织构的工件具有良好的润滑效果,且降低摩擦力。
然而,现有的微织构加工采用光刻加工,电解加工等,加工工艺复杂,成本高。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射流的表面微织构成形方法。它具有加工效率高,可进行复杂面加工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射流的表面微织构成形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工件安装至工作台装置;
S102,将磨粒放置在工件的待加工面上;
S103,将移动装置向工件方向移动至预设位置;
S104,控制射流装置向所述移动装置输出预设压力的流体,流体从所述移动装置上的射流通道输出;
其中,磨粒限定在位于所述射流通道上的限位部,所述流体在所述磨粒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隔膜且使磨粒旋转,使得所述磨粒磨削工件;
S105,所述移动装置运行预设时间后停止并脱离工件的加工面。
进一步,在流体从所述移动装置上的射流通道输出时,水循环系统工作并回收流体。
进一步,所述流体的预设压力为10-30MPa,每个射流孔的流量为0.5-1.5L/min。
进一步,所述移动装置与待加工面的间距小于或等于磨粒直径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所述磨粒的动量计算公式为:
其中,m为磨粒质量;v为磨粒运动速度;σ为应力张量;ρ为密度;
∏ij为粘滞力;Wij为核函数;xi设为磨粒移动至i点的位置;xj设为磨粒移动至j点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磨粒的能量计算公式为:
其中,m为磨粒质量;v为磨粒运动速度;σ为应力张量;ρ为密度;∏ij为粘滞力;Wij为核函数;E(xi)为磨粒内部能量单元;Hi为热流系数;xi设为磨粒移动至i点的位置;xj设为磨粒移动至j点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导流板和安装至所述导流板上的磨削盘,所述导流板上设有与所述射流装置连接的若干导流孔,所述磨削盘上开设有若干射流孔,所述导流孔与所述射流孔导通形成射流通道,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射流孔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宁波宇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工程学院;宁波宇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82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碟管式膜组件的导流盘
- 下一篇:一种离心微流控乳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