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矿化度油藏水驱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8146.7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1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马涛;吕成远;王友启;王锐;许关利;海玉芝;郑惠光;刘平;崔茂蕾;周元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E21B43/22;E21B4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材料悬浮液 低矿化度 高矿化度油藏 采收率 油田开发技术 材料混合 材料结合 目标油藏 采出水 注入量 油藏 | ||
本发明属于油田开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矿化度油藏水驱提高采收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油藏采出水和体膨材料混合,配制成体膨材料悬浮液;(2)将所述体膨材料悬浮液注入目标油藏,达到设计注入量后,转注低矿化度水进行水驱;(3)低矿化度水的水驱达到设计时间后结束注入;(4)开展下一轮次的体膨材料悬浮液、低矿化度水的交替注入;所述体膨材料悬浮液中,体膨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1~5%。通过低矿化度水驱与体膨材料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高矿化度油藏的采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矿化度油藏水驱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油藏均采用水驱开发,水驱开发至高含水期就需要新的接替技术,如聚合物驱、二元驱、三元驱、蒸汽驱等。对于高矿化度油藏,聚合物驱等化学驱技术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低矿化度水驱技术是指在油田开发三次采油阶段,注入矿化度相对较低的水,从而改变储层的物理化学性质,促进原油从岩石表面解吸,以改善水驱效率来提高原油采收率。1999年Tang Guoqing和Morrow N R首次解释了低矿化度提高采收率原理,低矿化度水驱技术概念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后来,Robertson E P、Lager A和Seccombe J开展了油田试验达到预期效果,证实了低矿化度采油技术的可行性。低矿化度水驱油与传统化学驱技术相比,具有成本低、油田施工步骤相对简单和环境污染小等特点,这引起了国际石油公司关注,Shell公司对提高采收率原理进行深入剖析,BP公司在美国Alaska NorthSlope油田,科威特AAR Energy公司在科威特Greater Burgan油田皆开展了低矿化度提高采收率的试验。但是,由于油藏的非均质性以及裂缝的存在,使得低矿化度水驱有时效果并不明显,这就需要其他的技术进行配合。
体膨材料是一种以交联聚合物为主体,聚合物分子通过交联剂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空间网状结构,使其在分子量足够大、交联密度足够高的情况下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有机溶剂。构成体膨类堵剂的聚合物分子上具有大量的酰氨基、羧基等吸水基团,使其可以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几倍、几十倍甚至上千倍的水(或盐水);吸水后形成的凝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不易失水,具有很好的保水性能,可长期滞留在地层孔隙中,达到调剖、调驱的目的。市场上该类产品较多,商品名如:聚合物微球、可动凝胶颗粒、体膨颗粒、水膨体、预交联体膨颗粒、PPG等,相关专利文件如CN1827730A、CN1781860A、CN1594493A、CN1439692A、CN1345907A、CN1464007A、CN1552793A等。但是这类产品不适用于高矿化度油藏,因为体膨材料的吸水机理就是依靠材料内外的离子浓度形成的渗透压,在高矿化度油藏,这些材料吸水很慢或者不吸水膨胀,甚至在极高矿化度情况下还会失水收缩。
如果能将低矿化度水驱与体膨材料结合起来将实现优势互补,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水驱提高采收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体膨材料用于高矿化度油藏时吸水很慢或者不吸水膨胀,甚至在极高矿化度情况下还会失水收缩的问题,提供一种高矿化度油藏水驱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将低矿化度水驱与体膨材料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高矿化度油藏的采收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矿化度油藏水驱提高采收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1)将油藏采出水和体膨材料混合,配制成体膨材料悬浮液;
(2)将所述体膨材料悬浮液注入目标油藏,达到设计注入量后,转注低矿化度水进行水驱;
(3)低矿化度水的水驱达到设计时间后结束注入;
(4)开展多轮次的体膨材料悬浮液、低矿化度水的交替注入;
所述体膨材料悬浮液中,体膨材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81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藏动态驱油方法
- 下一篇:一种注水开发油藏的増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