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天然气泄漏报警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7496.1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5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郭宇;刘洋;赵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6 | 分类号: | G08B21/16;G01M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王科华 |
地址: | 7102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度传感器 压缩天然气 第一温度传感器 泄漏报警装置 信号比较模块 信号放大器 检测 第二温度传感器 吸热 燃气泄漏检测 报警单元 高压气体 露天使用 气体泄漏 燃气汽车 泄露检测 信号输送 检测点 接触头 泄漏点 误报 逸散 显示器 室外 测量 | ||
1.一种压缩天然气泄漏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接触头(1)、第一温度传感器(2)、第二温度传感器(3)、第一湿度传感器(4)、第二湿度传感器(5)、信号比较模块(6)、信号放大器(7)、显示器(8)、报警单元(9);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4)与所述接触头(1)集成在一起;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3)、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4)、所述第二湿度传感器(5)分别与所述信号比较模块(6)相连,所述信号比较模块(6)将比较后的信号输送到所述信号放大器(7),所述信号放大器(7)连接所述显示器(8)和所述报警单元(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天然气泄漏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4)分别测量被检测点处的温度和湿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3)、第二湿度传感器(5)分别测量所述被检测点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缩天然气泄漏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比较模块设置为:比较被检测点处的温度和湿度与被检测点周围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差值,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处于预设值范围内,如超过预设值,则将结果反馈到所述信号放大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缩天然气泄漏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比较模块包括温度比较模块、湿度比较模块、判断比较模块;
所述温度比较模块,计算被检测点的温度比被检测点的周围各接触点的差值,发送给判断比较模块;
所述湿度比较模块,计算被检测点的湿度比被检测点的周围各接触点气体湿度的差值,发送给判断比较模块;
所述判断比较模块,当被检测点的温度比周围各接触点的温度低于温度预设值,被检测点的湿度小于被检测点的周围的气体湿度到达湿度预设值,则认为被检测点为泄漏点,发送该信号给信号放大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压缩天然气泄漏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天然气泄漏报警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10),存储模块(10)连接所述信号比较模块,存储模块(10)连接人机交互装置而获取预设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压缩天然气泄漏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头(1)设置于被检测点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和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4)与接触头(1)集成布置,用来采集被检测点跟前的温度值和湿度值;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3)和所述第二湿度传感器(5)远离所述接触头(1)布置,用来采集所述被检测点周围的温度值和湿度值。
7.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压缩天然气泄漏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方案之一或全部:
方案1:所述报警单元(9)根据所述差值的大小进行分级报警;
方案2:所述显示器(8)根据所述差值的大小进行分级显示。
8.一种压缩天然气泄漏的检测方法,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接触头(1)设置于被检测点上,第一温度传感器(2)和第一湿度传感器(4)与接触头(1)集成布置,用来采集被检测点跟前的温度值和湿度值;第二温度传感器(3)和第二湿度传感器(5)远离所述接触头(1)布置,用来采集所述被检测点周围温度值和湿度值;
S2:信号比较模块(6)对比第一温度传感器(2)、第二温度传感器(3)的信号并进行差值计算;信号比较模块(6)对比第一湿度传感器(4)、第二湿度传感器(5)提供的信号并进行差值计算,如果差值达到存储模块(10)中的预设值时,将计算结果反馈到信号放大器(7);
S3:信号放大器(7)将放大后的信号输送给显示器(8)和报警单元(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74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