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HTML界面控件贴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7433.6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6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江市霞山区新软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38 | 分类号: | G06F8/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梁永昌 |
地址: | 524009 广东省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html 界面 控件 | ||
本发明提出一种业务人员能自行设计使用维护信息化系统的有配属数据处理功能界面的HTML界面控件贴工具。工具采用可视化操作方式,能自由产生表格、浮动或绝对定位布局中的块状区域组合。块状区域是业务要素的容器,可通过复用已有的界面控件方式关联或拖动业务要素到选中块状区域方式关联,两种方式均在块状区域中产生各自的特定标记。块状区域可采用诸如图片、文本控件等基本控件进行说明修饰,也可进行诸如边框、背景色、字体大小等的外观设计。产生的设计方案是包含特定标记的各HTML元素的组合序列的描述,和生成使用该描述的页面代码,并把代码动态编译以供业务人员工作使用。业务人员自行完成界面开发维护,极大减低开销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一种B/S模式的信息化系统的界面设计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业务人员能自行开发使用维护界面的有配属数据处理功能的界面设计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社会各方面与软件越来越紧密结合,尤其是事企业单位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化系统来处理日常事务。界面是业务人员操作信息化系统的主要方式,是开发维护信息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界面设计工具几乎都是面向开发人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使用该界面的数据的处理功能需要编程实现,数据的标识不同和使用的多样性导致同类界面不能一样,数据处理功能更不可能一样,可复用性较差,开发效率不高。常规的开发流程使得对信息化系统的需求满足需要较长的周期,最终导致开发维护开销较大。
本发明与自动化业务设计管理系统共用一个总的发明思路,引进其名为界面控件的概念来解决复用性问题,本发明主要针对HTML平台下的界面控件贴。界面控件是已由系统开发人员完成的控件,属于客户端程序,拥有可以调用已有的数据处理功能的数据接口和获取已设置的界面属性的数据接口,显示内部设定的界面,如同便利贴纸一样,供业务人员在信息化系统内各界面中按需使用。业务人员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需求采用本发明实施方式自行完成信息化系统的界面开发维护,最大限度减低开销费用。
当前信息化系统界面开发存在问题总结如下:
1.技术上,界面设计结果可复用性较差,工具使用人员多为开发人员,要求较高;
2.费用上,由开发人员实施的开发流程环节较多,开销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B/S模式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业务人员能自行开发使用维护满足自身业务需求的界面的有配属数据处理功能的界面设计工具——HTML界面控件贴。具体解决方案是:
HTML界面控件贴,采用可视化操作方式,能自由产生表格、浮动或绝对定位布局中的块状区域组合。块状区域是业务要素的容器,可通过复用已有的界面控件方式关联或拖动业务要素到选中块状区域方式关联,两种方式均在块状区域中产生各自的特定的标记。块状区域可采用诸如图片、文本控件等基本控件进行说明修饰,也可进行诸如边框、背景色、字体大小等的外观设计。产生的设计方案是包含特定标记的各HTML元素的组合序列的描述,和生成使用该描述的页面代码,并把代码动态编译以供业务人员工作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业务人员使用HTML界面控件贴工具,最大限度地复用业务表或业务模块在页面的显示及数据处理功能,有效规避了业务人员无法进行编程的缺点。使用定位架,可以很方便地把设计区域划分为所需的区域,可视化操作方便地产生表单或展示页面的HTML元素序列,所见即所得的效果降低了对业务人员的要求。业务人员的操作减少了信息化系统的开发维护环节,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开销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界面控件贴设计功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市霞山区新软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湛江市霞山区新软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74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性时态逻辑规范的通用并行挖掘方法
- 下一篇:网络图片加载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