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蘑菇状结构的金纳米棒-纳米氧化钛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7328.2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4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朴玲钰;司月雷;吴志娇;曹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J23/52 | 分类号: | B01J23/52;B01J35/02;C25B1/04;C25B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蘑菇 结构 纳米 氧化 光催化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光催化材料由纳米氧化钛和金纳米棒组成,所述金纳米棒一端被纳米氧化钛包裹,未被纳米氧化钛包裹的部分完全暴露,使所述光催化材料呈蘑菇状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光催化材料中,金纳米棒与纳米氧化钛复合,增强了对可见光的吸收效率,提高了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同时蘑菇状的结构增大了金纳米棒和反应物的接触面,进一步提高了催化效率。本发明提供的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有望广泛地应用到光催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等领域;将其应用在光催化水分解制备氢气中时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催化材料,尤其涉及一种蘑菇状结构的金纳米棒-纳米氧化钛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氧化钛(TiO2)作为一种n型光催化半导体,具有价廉、稳定、无毒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环境净化、自清洁、产氢、光化学合成、CO2还原、有机合成和太阳能电池等多方面研究。TiO2作为一个宽带隙半导体(Eg=3.2eV),只在紫外光下(≈5%)有响应,限制了其光催化应用。例如1979年Fujishima等发现TiO2在紫外光照的条件下可用于光解水制氢,从而开创了利用半导体进行光解水的新领域。但是,由于TiO2的禁带宽度较大,它只在紫外区有活性,而紫外光只占太阳光总能量的4%,这就极大地限制了TiO2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因此,对TiO2进行改性和修饰,将其响应范围扩展到占太阳能总能量较多的可见光区,就成为十分有意义的工作。B.O'Regan等人发现通过染料敏化的方法可以将TiO2的吸收区域扩展至可见光区,并具有良好的可见光活性(B.O'Regan,M.Gratzel,Nature1991,353,737)。S.C.Hayden等人将CdS量子点负载在TiO2纳米管上,也取得了良好的可见光响应(S.C.Hayden,N.K.Allam,M.A.El-Sayed,J.Am.Chem.Soc.2010,132,14406)。
在光催化领域中,金纳米棒(Au NRs)是一种常用的材料,由于Au NRs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其在可见光区具有两个共振吸收峰,Au NRs与TiO2复合,将弥补TiO2在光吸收上的不足。同时Au NRs还具有电子存储功能,当TiO2在紫外光的照射下,Au NRs可以有效的帮助TiO2导出电子,减少光生电荷的复合;在可见光的照射下,Au NRs的局域等离子体共振效应(LSPR)可促使其激发产生热电子,跨越与TiO2形成的肖特基势垒,注入到TiO2上,实现光生电荷的分离;并且,Au NRs的LSPR效应还能够增强入射光局部电场的功能,这些性质均有助于TiO2光催化性能的提高。
CN106141170A中公开了一种金纳米棒/二氧化钛核壳纳米结构及其一步法合成方法,所述纳米TiO2完全包裹Au NRs,因此不利于Au NRs对光的吸收,也阻碍了Au NRs与周围介质了反应,限制了催化效率的提高。CN 105688900A中公开了一种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提供了一种纳米氧化钛包裹在金纳米棒两端,具有呈哑铃状结构的光催化材料。该光催化材料虽然具有较高的催化性能,但是金纳米棒与反应物的接触面仍然不足,影响了其催化效率。CN 106345999 A中同样公开了一种金棒两端包覆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其金棒的暴露面过小,难以实现与反应物进一步有效的接触,限制了其催化作用。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可以同时结合纳米TiO2与Au NRs优势,且Au NRs与反应物接触面充足,具有更强催化性能的新型光催化材料。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未经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73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