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柱车辆的燃料罐配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7325.9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92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杉江和纪;大见正宣;榊原孝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5/063 | 分类号: | B60K15/063 |
代理公司: | 11225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威;苏萌萌<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燃料 配置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柱车辆的燃料罐配置结构,具备:无柱车辆,其在左右的任意一方未设置中柱、或者在左右双方均未设置中柱;燃料罐,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所述无柱车辆的侧视观察时,所述燃料罐被配置于,所述无柱车辆的地板下且至少一部分与未设置所述中柱一侧的下边梁以及侧门重叠的位置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柱车辆的燃料罐配置结构。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有将燃料罐配置在驾驶座以及副驾驶座的地板下并使燃料罐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到被配置于驾驶座与副驾驶座之间的地板通道部内的车辆用燃料罐的配置结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0-85382号公报)。
然而,在未设置中柱的无柱车辆中,要求在发生了侧面碰撞时降低对燃料罐的影响,从而在用于此处的燃料罐配置结构中还具有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即使在无柱车辆发生了侧面碰撞时也能够降低对燃料罐的影响的无柱车辆的燃料罐配置结构。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无柱车辆的燃料罐配置结构具备:无柱车辆,其在左右的任意一方未设置中柱、或者在左右双方均未设置中柱;燃料罐,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所述无柱车辆的侧视观察时,所述燃料罐被配置于,所述无柱车辆的地板下且至少一部分与未设置所述中柱一侧的下边梁以及侧门重叠的位置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无柱车辆的侧视观察时,被配置于在左右的任意一方未设置中柱或者在左右双方均未设置中柱的无柱车辆的地板下的燃料罐的至少一部分与未设置中柱一侧的下边梁以及侧门重叠。因此,即使无柱车辆的未设置中柱一侧发生了侧面碰撞,但由于该碰撞载荷会向侧门及下边梁传递并被分散,因此能够降低对燃料罐的影响。
此外,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无柱车辆的燃料罐配置结构为,在第一方式的无柱车辆的燃料罐配置结构中,所述无柱车辆在左右的任意另一方设置有中柱,在从车身下方侧观察所述无柱车辆的仰视观察时,所述燃料罐以向设置有所述中柱的一侧偏置的方式而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在从车身下方侧观察无柱车辆的仰视观察时,燃料罐以向设置有中柱的一侧偏置的方式而配置。也就是说,在燃料罐与未设置中柱一侧的下边梁之间形成有预定的空隙。因此,即使无柱车辆的未设置中柱一侧发生侧面碰撞从而使下边梁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变形,但由于该下边梁难以碰到燃料罐,因此也会降低对燃料罐的影响。
此外,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无柱车辆的燃料罐配置结构为,在第二方式的无柱车辆的燃料罐配置结构中,在所述燃料罐与未设置所述中柱一侧的所述下边梁之间,配置有对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载荷进行吸收的载荷吸收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在燃料罐与未设置中柱一侧的下边梁之间,配置有对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载荷进行吸收的载荷吸收部件。因此,即使无柱车辆的未设置中柱一侧发生侧面碰撞,但由于该碰撞载荷会通过载荷吸收部件而被吸收,因此也会降低对燃料罐的影响。
此外,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无柱车辆的燃料罐配置结构为,在第二或第三方式的无柱车辆的燃料罐配置结构中,在所述燃料罐与未设置所述中柱一侧的所述下边梁之间,配置有沿车身前后方向而延伸的排气管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在燃料罐与未设置中柱一侧的下边梁之间,配置有沿车身前后方向而延伸的排气管的一部分。因此,即使无柱车辆的未设置中柱一侧发生侧面碰撞,但由于该碰撞载荷会通过排气管的一部分发生变形而被吸收,因此也会降低对燃料罐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73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装配优化的支承部的混合动力驱动器和装配方法
- 下一篇:用于机动车的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