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口卡座组件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4092.7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0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16 | 分类号: | H04B1/3816;H04B1/38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31283 | 代理人: | 薛琦,何桥云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口 卡座 组件 包含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口卡座组件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一般包括外置接口,以实现充电、数据传输等功能,同时也需要配置卡座以放置存储卡、SIM卡等,现有的移动终端一般分为两种情况:1)卡座内置,这样不需要在外框上较多设置开口,可以保证整机结构的强度,但是具有卡插取不便的缺点;2)卡座外置,这样卡插取方便,但是外框上的开口过多会导致整机结构强度低,同时防尘防水效果差。
综上所述,现有的移动终端或卡座内置,卡插取不便;或卡座外置,结构强度低、防尘防水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中卡座内置导致卡插取不便或者卡座外置导致结构强度低、防尘防水效果差的缺陷,提供一种接口卡座组件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接口卡座组件,其特点在于,其包含有:
接口,所述接口内设有通道;
卡座,所述卡座内设有容纳空间;
其中,所述通道与所述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通道与所述容纳空间适于使得卡通过所述通道进出所述容纳空间。
较佳地,所述接口卡座组件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适于在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通道之间传递卡。
采用上述设置,可以便于卡的插取。
较佳地,所述拉杆具有依次连接的外杆体、中杆体、内杆体,所述中杆体滑设于所述卡座,所述外杆体和所述内杆体分别朝向所述中杆体的两侧延伸。
采用上述设置,拉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其中外杆体可以供使用者操作,中杆体与卡座结构匹配,内杆体可以起到卡限位的作用;当需要将卡从卡座内取出时,使用者可握住外杆体往外拉动拉杆,使得卡在内杆体的带动下移动并移出接口卡座组件。
较佳地,所述接口具有接口外壳体、接口主端子,所述接口主端子和所述通道均位于所述接口外壳体内,且所述通道位于所述接口主端子的侧面。
采用上述设置,通道、接口主端子布局合理,占用空间小。
较佳地,所述接口还具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接口外壳体内,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固设于所述接口外壳体的内壁,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口主端子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通道的侧面。
采用上述设置,可适用于卡的尺寸大于接口主端子的尺寸的情形,即所需通道的宽度大于接口主端子的宽度的情形,便于卡限位。
较佳地,所述接口内设有若干通道,所述接口卡座组件包括若干所述卡座,每一所述卡座内设有一所述容纳空间,每一所述容纳空间对应于一所述通道。
采用上述设置,通道、卡座的数量不局限于单个,可以为多个。
较佳地,所述接口内设有两个所述通道,两个所述通道分别位于所述接口主端子的两侧。
采用上述设置,适用于常见的接口,布局较为合理。
较佳地,所述卡座具有卡座外壳体、卡座主端子,所述卡座主端子固设于所述卡座外壳体内,所述容纳空间由所述卡座外壳体限定。
较佳地,所述卡座主端子设有金属弹片。
采用上述设置,金属弹片可以使得卡的安装更加牢固。
较佳地,所述接口还包括位于所述接口外壳体外部的接口次端子,所述接口主端子和所述接口次端子电连接;所述卡座还包括位于所述卡座外壳体外部的卡座次端子,所述卡座主端子和所述卡座次端子电连接。
较佳地,所述接口次端子和所述卡座次端子位于所述接口卡座组件的同一侧面。
采用上述设置,接口卡座组件安装于移动终端时,接口次端子、卡座次端子可以更方便地与移动终端的其他部件电连接。
较佳地,所述接口卡座组件还包括若干焊脚,若干所述焊脚设于所述接口外壳体以及所述卡座外壳体的外部。
较佳地,所述接口卡座组件一体注塑成型。
采用上述设置,工艺简单、便于批量生产。
较佳地,所述接口为USB type A接口、USB type B接口或者USB type C接口;所述卡座为SIM卡座、Micro-SIM卡座、Nano-SIM卡座或者存储卡卡座。
一种移动终端,其特点在于,其包含如上所述的接口卡座组件。
较佳地,所述移动终端具有主板,所述接口卡座组件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40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